地地导弹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LGM-30民兵洲际弹道导弹

地地导弹( surface-to-surface missile ),从陆地发射攻击地面目标的导弹。它与配置在地面的指挥控制设备、检测设备、瞄准设备、发射装置和其他保障设备等一起构成地地导弹武器系统,是地面部队实施远程火力突击的主要兵器。按作战使命分为地地战略导弹和地地战术导弹,按飞行弹道分为地地弹道导弹和地地巡航导弹,按射程分为洲际、远程、中程和近程地地导弹,按结构特点分为单级和多级地地导弹。

简史

地地导弹是在德国研制的V–1导弹和V–2导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和苏联先后研制出第一代地地弹道导弹,代表性的有美国的“雷神”、“宇宙神”、“诚实约翰”和苏联的SS–1、SS–5、SS–6等。这些导弹使用液体推进剂,系统庞杂,反应时间长,命中精度低,可靠性能差。50~60年代,第二代地地导弹投入使用,代表性的有美国的“大力神”、“民兵”1、“潘兴”1,苏联的SS–9、SS–11、“飞毛腿”,法国的“冥王星”等。这一代导弹开始采用固体推进剂,飞行速度、命中精度、系统可靠性有所提高。60~70年代,出现第三代地地导弹,代表性的有美国的“民兵”3、苏联的SS–18、法国的“哈德斯”等。这一代导弹普遍采用固体推进剂和末制导技术,导弹射程增大、精度提高;可携带多弹头和突防装置,使用弹具有多目标攻击能力和突防能力。80年代以来,出现第四代地地导弹,代表性的有美国的“和平卫士”、苏联的SS–25。这一代导弹的特点是:开始对地下发射井进行抗核加固,出现铁路或公路机动等部署方式,导弹的生存能力有较大提高;采用复合制导技术和分导式多弹头,提高了对硬目标的摧毁能力和命中精度,圆概率偏差达到百米级。

地地巡航导弹是与地地弹道导弹同期发展的。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末,美国研制出“鲨蛇”、“那伐鹤”、“斗牛士”巡航导弹,苏联研制出“沙道克”巡航导弹。这些导弹尺寸大,质量重,精度低,速度慢,可靠性差,多在60年代前后退役。7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一代巡航导弹。如美国80年代装备的BGM–109G、苏联部署的SSC–X–4等导弹,其尺寸小、质量轻、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可作超低空飞行,突防能力较强,多采用惯性制导–地形匹配制导方式,命中精度达到10米级,可携带常规弹头或核弹头,能遂行战略、战术等多种作战任务,但飞行速度多为亚声速。   

组成与功能

地地导弹主要由制导系统、推进系统、弹头和弹体四部分组成。其制导系统多为惯性制导或惯性–星光制导、惯性–地形匹配制导、惯性–区域相关制导。弹道导弹的推进系统多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或固体火箭发动机;巡航导弹的推进系统多以喷气发动机为主推装置,以火箭发动机为助推器。地地战略导弹通常携带单个或多个核弹头地地导弹,射程远,威力大,用于打击敌方政治或经济中心、军事和工业基地、交通枢纽、核武器库等战略目标。地地战略核导弹是国家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其使用权通常由国家最高当局掌握。地地战术导弹尺寸小,质量轻,射程近,机动性好,一般装备陆军部队。根据作战任务的不同,携带常规弹头、核弹头或化学、生物弹头,用于打击敌方战役战术纵深内的指挥机关、通信枢纽、导弹和炮兵阵地、机场、港口、雷达站、集群坦克等重要战术目标。地地导弹可采用地下发射井固定方式部署,也可采用公路、铁路等机动方式部署。通常以垂直或倾斜两种姿态进行自力发射(热发射)或外力发射(冷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