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洼学说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地洼学说汉语拼音:diwɑ xueshuo;英语:diwa theory),关于地壳演化的一种学说。1956年由中国地质学家陈国达创立。认为在大陆地壳演化史上继地槽区和地台区之后还存在第三种构造单元——地洼区。它的性质与地台区(稳定区)相对立,与地槽区(活动区)虽然性质相似,但特征不同,属于另一种类型的活动区。因它发生在地台区衰亡之后,故也称为后地台阶段的新型活动区。

创立

  地洼区的发现,是通过对中国东部自中生代中期以来地壳发展史的研究而获致的。中国东部一直被划为地台区,称为中国地台。这一地区于中生代中期以前的地壳发展史与地槽学说相一致。但自三叠纪末(南部)或侏罗纪(北部)以后,却陆续出现了强烈的构造变动,形成了盆地山脉,构造地貌反差很大。盆地中产生了“类磨拉石建造”的粗碎屑沉积,同时,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主要为断裂变质及接触变质)多见。大地热流增高,重力以负异常为主,有些地方地壳中出现低速层。所有上述的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都与地台区不同,说明中国地台到这时已经转化为活动区了。据此,陈国达提出后地台阶段新型活动区概念,创立了地洼学说。

基本内容

  1.地洼区在形成过程中(主要在激烈期),地壳水平运动占主导地位,由于拱曲、褶皱和断裂作用强烈,而出现反差强度大的构造起伏,形成波距小、差异升降速度及幅度大的短带状隆起,称为地穹;其间介以相对下陷的短带状盆地,称为地洼。在地洼区内,地洼盆地作为负构造分区与地穹的山脉(正构造分区)相间出现,成为这种新构造单元的最重要的认识标志。

  2.地洼区的另一主要特征是具有三层结构,在地槽地台构造层之上还有一个地洼构造层。它以地洼中堆积的类磨拉石建造为代表,其与典型磨拉石建造的区别主要在于下部从不与复理石建造相过渡,且可含大量火山物质。地洼区的岩浆岩以富花岗岩流纹岩等为多见,并常有碱性岩。后期出现玄武岩,即岩浆活动的总顺序是从酸、中性到基性。这也是它与地槽区的异点之一。

  3.大陆地壳演化过程是多阶段的。地台阶段之后还有地洼阶段,也可能还有其他阶段。地槽阶段之前也可能已经经历过一些古老构造发展阶段。这个过程通过活动区同稳定区之间的相互转化、交替更迭而进行,从简单形式变为复杂形式,称为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

  4.递进(地洼)成矿理论。认为地洼阶段是地壳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成矿阶段,地洼区的矿产,一方面具自身的专属矿产组合,包括许多有色金属、稀有元素、分散元素、贵金属、放射性元素等;另一方面又可继承地槽和地台阶段的矿产,形成了“多代同堂”的多阶段矿产叠加现象。由于地洼是一个活动区,地热、构造、岩浆和变质等作用强烈,可使先成矿产改造或叠加,常形成一种复杂的“多因复成矿床”。这类矿床一般具有多成矿阶段、多物质来源、多成矿作用、多成因类型和多控矿因素的特点,可形成大而富的矿床。许多矿床既有内生特征,又有外生证据。

  5.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假说。认为地幔物质是不均一的,由于成分、温度和密度等方面的差异,引起缓慢的相对移动,形成地幔流。地壳各个块体之间,一方面由于来自地幔热的不同,产生了温度及活动程度的差别,从而导致大地构造的分区及其属性的分异。另一方面,在地幔应力场的影响下,壳块相对移动,互相挤压拼合、拉伸离散及剪切错移,便产生了各种方向的相应构造。

  地洼区除广布于中国东部及西部外,也陆续发现于世界其他地方。从地质时代分布来说,已知的主要在中生代新生代,其次为晚古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