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垒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地球化学垒(geochemical barrier),在地球表生带的短距离内因化学元素迁移条件明显交替变化、迁移能力骤强骤弱,导致某些化学元素高度浓集的地段。由苏联地球化学家A.I.彼列尔曼提出。规模大小不一,大块高度浓集者称为巨垒(如矿体);浓集量少者称为微垒(如土壤淀积层)。根据化学元素的迁移方式和浓集过程,分为三类:①机械垒,形成于水或空气运动速度骤然改变的地段,金、锡、锆、钛、钍及其他金属元素的冲积矿床的生成与之有密切关系。②物理化学垒,因酸碱条件或氧化还原条件的剧烈改变而产生,分氧化垒、硫化氢还原垒、硫酸盐和碳酸盐垒、酸性垒、碱性垒、蒸发垒、吸附垒和热力垒等。③生物垒,由于生物体对化学元素的吸收和累积作用而形成。土壤腐殖质是生物垒,能累积某些成矿元素;某些能将不同元素累积于其机体内的微生物群(如硫细菌、铁细菌)是特殊的生物垒;石油、煤、泥炭等是在碳循环过程中形成的生物垒。在地球表生带的同一地段,经常形成几个彼此叠置的地球化学垒,称为综合地球化学垒,如生物吸附垒、氧化热力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