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定位站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地理定位站汉语拼音:Dili Dingweizhan;英语:geographical fixed position station),在特定区域建立的长期性观测和研究地理系统的野外基地。它对地理系统或有关的地理要素进行固定的或半固定的连续观测,从中得到长期的、连续可靠的地理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整理、分析和研究,同时结合地理考察等方法,获取对区域地理系统中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认识。

内容

  对不同区域地理定位站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有助于加深对更大范围地理系统的规律和本质的认识。地理定位站的观测内容包括:对地理要素或地理系统能量、动量、质量等的物理观测;对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的变化、吸附解析、转换等的化学观测;对生物生长、发育、代谢等的生物观测。研究方法有定量量测、自动化遥测、计算机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等。地理定位站有单项的(如沙漠站、冰川站),也有综合的(如地理站、生态站)。

历史

  世界上最早的定位站是1843年英国建立的罗萨姆斯特实验站。20世纪40年代初期,苏联在天山西部建立自然地理站,观测和研究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山地系统。以后还建立了一些其他类型的地理定位站。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建立了积雪站、冰川站、泥石流站、水土保护站、沙漠站等。1979和1981年先后建成中国科学院山东禹城综合试验站和北京大屯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