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图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地貌图(geomorphological map),表示各种地貌的特征、分布、成因、类型及其演变规律的专题地图。它不仅是表达地貌研究成果的一种常用手段,同时又是研究地貌的重要方法之一,且便于量测和应用。

发展简史

20世纪初,西方地貌学者就开始应用地图形式表达地貌现象及其数量特征。初期地貌图的绘制多从形态着手,进而推导成因,这一点至今仍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较完整的地貌制图思想是苏联к.к.马尔科夫(1929)首先提出来的。他把地貌图的内容概括为表示形态、成因和年代3个要素。随后,又提出地貌综合体的概念,包括地表形态、成因、年龄等方面的因素。但实践证明,以地貌综合体作为制图单元有缺陷,主要是图例分类量大,文字说明冗长,高层次的类型失之过简,信息量过少。近年来出现以分析为基础的制图方向,既将地貌特征各要素分解,有时还需要编制各种分析图,继而用多种制图手段相互配合表达地貌综合体各相关要素,称之为分析-组合图型。这种型式的地貌图像清晰、层次丰富、图例简明,有实际的应用效益。

中国地貌制图工作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开展的,30多年来紧密地围绕生产或社会需要,编制了大量大中比例尺实用地貌图;结合各种区划和地图集编纂工作,编制了区域性或全国性中小比例尺地貌图。近年来结合全国性规划等任务的需要,开展了国家地貌图的编制工作。中国已在农业生产,水利和道路等工程建设,灾害性地貌现象的防止和预测,地质找矿、找水等实践中广泛地应用地貌图。

特征

从地貌图发展趋势看,现代地貌图有以下主要特征:①采用形态成因的分类原则;②强调以地貌实体为基础的定性、定量、定位表达,和图形轮廓特征的图像化;③逐步向规范化和图例标准化方向发展。

种类

有许多不同的划分方法。按性质划分有地貌类型图和地貌区划图。类型图着重表示不同等级的地形个体或地形面形态、成因和年龄,图示各类型的空间分布可能相距很远、重复出现;区划图是以区域为单元进行制图,表示类型组合的地域分布规律和差异。各区域有较大的特殊性,一般在地域上不会重复出现。按比例尺划分有:大比例尺地貌图,一般用于重点工程,应用地貌实测、航空照片及相关资料编制;小比例尺地貌图利用各种相关资料和卫星图像在室内编制;中比例尺地貌图介于前两者之间,重点地区需实地考察。按区域空间可分为:宇宙空间星貌图、世界(全球)地貌图、洲际地貌图、国家地貌杉、省或区域地貌图等。按内容和用途主要分为:①普通地貌图,按地表形态、成因和年龄3个基本要素编制的地貌图,为基础性用图,一般都指地貌类型图。②部门地貌图,重点表示特殊地貌类型、类型组合及其特殊性质的地貌图,一般按部门地貌分类,如冰川地貌图、冰缘地貌图、喀斯特地貌图、风沙地貌图、海岸海洋地貌图等。③实用地貌图,指直接为生产实践或工程设施服务,突出某一内容的地貌图,如农业地貌图、工程地貌图、砂矿地貌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