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调谱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声调谱》,诗歌声律著作。1卷。清代赵执信撰。

赵执信(1662~1744),字伸符,号秋谷、饴山,又称因园,山东益都人。此书主要稽考五、七言诗各种诗体平仄规律,旨在辨析古体、齐梁体、律体在平仄声调上的区别以及律体的变格。方法是按不同诗体及同一诗体的不同格式,从唐诗中举出例证,于关键处标出平仄,略加说明。重点指出一般古体诗不得杂以律句,律诗有不合标准格式者需平仄相救(即“拗救”),齐梁体则处于古、律之间,兼而有之,书分《前谱》、《后谱》、《续谱》者,因起初所举体格未备,故有增补,非内容的划分。此书在古代诗歌声调的研究上具有重要地位。关于律诗平仄的标准格式,唐人多已论及,至于各种诗体在声调上的区别以及律诗的各种变格,在唐代属自然形成而少有理论上的探究。自宋迄元相承无改而未曾留意。明人注重格调,曾留意于此,却又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清人冯班、王士禛等对此有所探讨,但未成明晰之论。赵执信此书,分析比较全面明确。但也有人认为,此书若干内容窃自王士禛的书。按此书缺点是对声调规则看得太死,未免强作解事,流于烦琐。此书之后,对声调的研究形成风气,辨证、补遗、阐释者很多,如翟翚《声调谱拾遗》、郑先扑《声调谱阐说》等都有发展。

《声调谱》各种版本书名及卷数不尽相同,内容无大差异。如《天壤阁丛书》本、德州卢氏雅雨堂刻本名《声调前谱》,附《后谱》、《续谱》,各1卷,共3卷;《谈艺珠丛》本合《前谱》、《后谱》为1卷,《续谱》1卷,共2卷;其余如《国朝名人著述丛编》本、《清诗话》本等多为1卷。有的版本卷末附《古韵通转》,《四库全书总目》疑为其门人所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