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外交英语:diplomacy),一个主权国家通过其官方代表,在遵守国际惯例的基础上,为了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与其他主权国家或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所进行的官方之间的正常交往。

外交的实体,即外交行为之中的行为者和行为指向者,指的是主权国家。但在特殊情况下,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尤其是那些由主权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组织,也应被考虑在内。外交活动的承担者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外交代表机构等。外交的基础是参与外交活动时必须自觉遵守的一系列国际惯例和准则。而外交的目的,则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外交是国家实现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外交的内容和途径很广泛,如访问、谈判、交涉、发出外交文件、缔结条约、出席国际会议和参加国际组织等。

中国古代称外交为外事,清末称外务,近代才开始使用外交一词。英文外交一词源于希腊语δiπλωμα,意为君主派出使节时用以证明身分的证书。

外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在古希腊的城邦国家之间和春秋时期的中国各诸侯国之间,原始的外交已经进行得非常频繁。1648年10月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外交制度的正式形成。外交人员职业化、外交行为规范化、外交活动集团化可以看作是近代外交最为重要的发展。进入20世纪之后,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外交进入了定型阶段,形成了现代外交的开放性、联系性和世界性的特点。主要特征是:①外交范围扩大化。传统外交上的“欧洲中心”已不复存在,全方位、多元化的参与外交活动是当代外交的发展趋势。②外交形式多样化。出现了经济外交、文化外交、科技外交、体育外交、军事外交、议会外交、政党外交、多边外交、地方外交、人民外交以及人权外交等。③外交决策民主化。就各国本身来讲,外交决策须履行民主程序;从各国之间的外交协作来讲,在大政方针等根本性问题上也必须实现民主。独立自主的外交权是主权国家的标志之一,外交的主导原则是主权平等。④使节作用淡化。各国外交活动参与的高层化日益明显,“外交授权有限”。外交涉及国家最高利益,外交决策权在国家最高决策机关,外交机关只是执行决策机关指定的决策,遇有重大问题必须请示决策机关。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国家领导人以各种方式的直接参与,对外交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见


→ 学科目录: 政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