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外国教育史(history of foreign education),教育科学分支学科教育史的组成部分。以外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为研究对象。

外国教育的历史发展可分为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3个历史时期。

古代教育

原始社会是人类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起点。原始社会教育的组织和方法还处于原始状态,没有文字、教科书、学校及专职教师,教育与生产劳动及生活紧密联系,以生产生活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主,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成人的榜样、讲述、奖惩,以及儿童自己的活动、观察、模仿。在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文字及学校的萌芽。

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始自东方。在大约公元前2000年,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就诞生了培养文士的学校。古代两河流域的教育主要以苏美尔、巴比伦和亚述为代表。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教育具有继承性,都以培养文士为主要目标。古代亚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为军事斗争服务的战士。古代埃及教育制度较为完善,主要的学校类型有宫廷学校、僧侣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公元前6世纪以前的印度教育通常称婆罗门教育,雅利安人用梵文写的记述其早期社会情况的书籍《吠陀》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公元前5世纪之后,印度佛教教育开始兴盛。著名寺院曾吸引不少外国青年及学者前来学习。公元10世纪后,佛教在印度渐趋衰落,但在东亚、南亚、东南亚其他国家得到广泛传播,并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产生过重要影响。古代希伯来教育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以摩西带领希伯来人逃离埃及(约前14~前13世纪)到前586年犹太王国亡于巴比伦,这一时期以家庭教育为主,以培养宗教信仰为目标。第二时期从前538年希伯来人返回家园,至1世纪被罗马帝国吞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校教育制度。古代波斯教育在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0~前330)和萨珊王朝(226~651)期间有较大发展,特别是对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起了一定作用。但古代波斯学校教育并不发达,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家庭、社会和宗教团体进行的。

古代希腊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与西亚和埃及文化教育的影响密不可分。希腊的教育是在前5~前4世纪伴随着希腊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而繁荣的。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是希腊教育的两个不同的典范。斯巴达以农业立国,以九千户的斯巴达人统治十余万户奴隶和平民的实际决定了斯巴达的教育是军事教育,训练英勇善战的军人对内镇压奴隶起义和对外保卫城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五项竞技”。而雅典的手工业和商业较为发达,且随着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发展,其教育提倡人的身心和谐的发展,主要有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七艺”。古希腊的教育实践活动,孕育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样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育思想。在希腊化时期,希腊,特别是雅典的学校教育制度,广泛传播到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埃及等广大地区,从而对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古代罗马在吸收古希腊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并根据本国特点和需要建立了罗马学校教育体系。罗马共和时代(前6~前1世纪)已有教读、写、算的私立初等学校,也有中等水平的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罗马帝国时代(前30~公元476)教育逐渐成为国家的事业,以培养帝国的官吏和顺民为目的。与希腊人相比,罗马人更注重教育实践,比较重视课程与教学方法的研究。罗马教育的这一特征最明显地反映在昆体良的教育理论体系中。

公元476年,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西欧步入了中世纪时期。早期的中世纪教育基本上是宗教教育,主要的教育机构是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堂区学校。封建主的世俗教育主要是通过宫廷学校培养文官,通过骑士教育培养维护封建统治的武士。早期中世纪的西欧教育处于相对低下的状态。与此同时,各东方国家仍保持文化教育的繁荣局面。拜占廷保存了希腊罗马的文化教育成果,也发展了独特的拜占廷文化。伊斯兰国家在8世纪阿拔斯王朝时期,文化教育有了较大发展。11~13世纪,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贸易的扩大,西欧出现了新的市民阶层,为适应其需要,出现了新型的学校(行会学校和城市学校),这类学校用本民族语言教学,传授世俗的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中世纪后半期,由于商业往来的影响和十字军的东侵,出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欧洲人吸收了阿拉伯的文化,扩大了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等知识领域。在12、13世纪陆续出现了一些中世纪大学,这些大学对欧洲文化教育的繁荣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基督教为使科学同宗教调和起来,使世俗知识服从宗教信仰的需要,便产生了经院哲学

近代教育

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文主义教育最先揭开了向中世纪教育挑战的序幕,标志着近代教育的开端。人文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应注重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这种后天的力量可以重塑个人。在提出这些主张的同时,人文主义者还亲身实践,创办了一批新式学校,如孟都亚宫廷学校、法兰西学院、伊顿公学等。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人的力量、人的价值得到充分肯定。但也有一定局限性,带有贵族性、宗教性与古典主义的特征。

马丁·路德所倡导的宗教改革对西欧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和国家教育制度建设起了重要作用。新教和旧教在教义上的最大分歧是:新教把上帝和《圣经》作为信仰的最高准则,认为人人可直接阅读《圣经》,直接聆听上帝的福音,从而否认了教会的绝对权威作用。这种平等的观念反映到教育上则意味着教育权利的平等。路德和J.加尔文提出了对后世教育影响深远的两个原则:一是教育权由国家而不是教会掌握;二是由国家推行普及义务教育。尽管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引发的,但宗教改革对近代教育转折的历史意义远远高于人文主义。宗教改革运动结束后,西方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国家化、世俗化、普及化)历程真正开始。

正是由于人文主义教育和新教教育的不断探索,到了17世纪,欧洲的教育活动呈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如大多数平民子弟开始上学;教学的个别化形式虽然存在,但许多学校开始按班级教学;开始使用统一的课本和教材;教学方法有了新的变化;大学教育有所发展。这些教育实践在J.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中获得了理论形态的明确表达。

古代和中世纪的教育家虽也在探求教育规律,但由于时代局限,不可能得出对教育的正确认识。故当时的教学采用机械记诵、强制灌输的方法,学生必须绝对服从教师,纪律严酷、体罚盛行。近代以来的教育家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力求使教育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提高教育的科学化水平。首先,他们强调教育要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J.洛克提出培养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的绅士。J.-J.卢梭主张培养身心协调发达的“自然人”。J.H.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想是实现人的各种潜能的全面和谐发展。F.A.W.第斯多惠提倡“全人教育”,采用多方面的知识促进人的发展。欧文要求人的体力与脑力相结合,实现全面发展。H.斯宾塞明确提出对学生施以智育、德育和体育。其次,他们提出应热爱和研究儿童,尊重儿童的天性。卢梭高度尊重儿童的善良天性,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裴斯泰洛齐提出要把教育的目的要求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再次,裴斯泰洛齐、J.F.赫尔巴特、F.W.A.福禄贝尔、第斯多惠、K.D.乌申斯基等开创的教育心理学化运动推进了教育科学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近代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依据问题。其中,以赫尔巴特的贡献最大。赫尔巴特及其弟子所创立的五段教学法,在19世纪末传播到世界各国,成为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方法。

19世纪40~90年代形成的K.马克思和F.恩格斯的教育思想,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出发,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考察教育问题,科学的阐述了教育的本质,论证了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全面发展,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18~19世纪国家教育制度的建立是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发展和完善的标志。随着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政府要求把教育权从教会手中夺过来,建立一种由国家控制领导权的教育,一种避免宗教争端的世俗性、公共性的教育,由国家来管理支持教育事业,使之符合民族国家的要求。在西欧各国中,最早把学校(特别是初等学校)管理权转到国家手中的是德国。德国、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建立的国家教育制度旨在保证人人拥有受教育的权利,并提供相应的经济、法律保障;使教育目的从培养臣民、宗教信徒转向培养公民;实现了宗教与教育的分离;促进了普及教育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教育内容的近代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语言和数学受到重视。

进入19世纪后,西方国家的教育实践得以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德国初等教育的入学率已达100%。在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1882年颁布的《费里法案》,确立了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世俗化三项原则,促进了法国普及义务教育的发展。1870年英国国会通过的初等教育法,标志着英国国家初等教育制度的正式建立。美国建立了州教育领导体制,发展了由公共税收支持、公共教育机关管理、所有公民均应享有的免费教育制度。在中等教育方面,除古典中学外,出现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大量中等教育机构。在高等教育方面,1810年,德国新成立的柏林大学提出了“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突破了传统大学单纯教学的模式,从而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研究的职能。19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赠地学院的建立,为社会服务成为高等教育的第三项职能。到19世纪末,现代教育的基础已基本奠定,世界教育正由近代向现代转型。

现代教育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革除原有教育教学制度的弊端,建立符合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要求的教育教学制度,在西欧和美国兴起了新教育运动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新教育运动开始于1889年英国教育家雷迪创办的阿博茨霍姆学校,以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J.杜威,其“实验室”是美国的公立学校。新教育运动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开辟了教育发展的新时代,标志着现代教育的开端。他们强调把儿童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主张加强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要求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替代书本式教材;强调学校应以传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为主;重视儿童的自由、兴趣、主动性和个人经验在教育中的作用;提倡活动教学、个别化教学。当然,两者也有不同之处。相对“新教育”来说,进步主义教育更关心普通民众的教育,更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更重视从做中学,更关注学校的民主化问题。这场教育改革促进了美国和欧洲部分国家的教育向实用化、多元化和注重人的需要方向发展。

20世纪前半期,世界教育发展呈现出新特点。在英、法、美等国,民主主义成为教育改革的方向,扩大中等教育的范围,加强中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的联系,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强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民族主义也是促进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在德国、日本、意大利却引发了极端的民族主义,最后导致了法西斯专制主义,使本国教育成为法西斯政权的附庸和对外侵略扩张的工具。

苏联的诞生,使现代教育分化为社会主义教育和资本主义教育两种形态。苏联共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科学认识体系。苏联的教育制度和理论对中国和东欧产生过深远影响。

20世纪5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推动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得到了理论阐释及实践证明。世界各国都认识到现代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于是纷纷提出教育发展计划,把教育发展置于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普及义务教育,已成为世界性潮流。发达国家完成了中等教育的普及和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由极端落后向普及教育迈进。80年代以来,伴随着终身教育口号的提出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人们还可以在众多的学校之外的机构获得学习的机会,从而克服学校教育的限制而获得多样化的发展。

与此同时,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加科学。不同的教育思想流派和教育家不但看到了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而且认识到了教育对于个体成长的意义。因此,大家都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现代教育的核心。在一些国际性教育文件中,明确地提出教育教学要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或个性发展。20世纪后半期广泛开展的各种教育改革实验,其具体目标千差万别,但追求个人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却是一致的。现代教育所追求的个人全面发展,其内涵已大大丰富,不仅限于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提高,而且更强调品德、人格、价值和情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