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与小康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同与小康中国古代哲学范畴。

含义

大同语出于《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为大同。”大同社会具体指夏以前的实行所谓禅让的三皇五帝时代,一般认为它反映了理想化的原始社会的某些特征。

小康亦出于《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 天下为家,各亲其亲, 各子其子, 货利为己 。……是为小康。”小康社会指禹、汤、文、武、成王、周公之治。儒家认为小康社会虽政教修明,但毕竟需要礼来维系,故不及大同社会。

影响

儒家的大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近代康有为、孙中山等人将其与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结合,作为社会理想,借以鼓吹革命。儒家小康思想亦对宋明时一些思想家产生了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