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诗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诗(mahākāvya),印度古代梵语叙事诗。源于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题材也大多取自两大史诗和古代神话传说。内容一般都关于爱情、战斗和风景的描绘,文体注重藻饰,讲究修辞技巧。

印度传统将迦梨陀娑(约4、5世纪)的《罗怙世系》和《鸠摩罗出世》、婆罗维(约5、6世纪)的《野人和阿周那》、摩伽(约7世纪)的《童护伏诛记》和室利诃奢(约12世纪)的《尼奢陀王传》称为5部主要的大诗。《罗怙世系》和《鸠摩罗出世》分别取材于印度历史传说和神话传说(见迦梨陀娑)。《野人和阿周那》共18章,取材于《摩诃婆罗多》,描写般度族5兄弟流亡森林期间,其中之一阿周那前往雪山修炼苦行,以取悦天神,求取克敌制胜的法宝。天神因陀罗派遣仙女诱惑他,但未能破坏他的苦行。后来,大神湿婆乔装山中野人,与阿周那发生一场争夺野猪的战斗。最后,湿婆钦佩阿周那的勇武,赐给他自己的法宝,因陀罗和其他天神也赐予各种武器。这部大诗以刚健的英雄情味、生动的人物性格和精湛的修辞技巧,赢得后世梵语诗学家的普遍赞赏。《童护伏诛记》共20章,取材于《摩诃婆罗多》,描写黑天接受般度族邀请,出席王祭大典,受到特殊礼遇。车底王童护对此不满,纠集军队,与黑天决战。最后,黑天杀死童护。这部大诗词汇丰富,诗律多变,文体华丽,但也有刻意追求修辞技巧以至玩弄文字游戏的倾向。《尼奢陀王传》共22章,取材于《摩诃婆罗多》中的著名插话《那罗传》,描写尼奢陀王那罗放掉一只金天鹅。金天鹅报答他的恩情,为他和维达巴国公主达摩衍蒂做媒。达摩衍蒂举行选婚大典时,四位天神也来应选,而达摩衍蒂依然挑选那罗为夫。这部大诗注重的不是故事情节,而是铺张描写和修辞技巧,喜欢使用古、僻字,增加了阅读难度,因此注本很多,不下50种。梵语叙事诗中,还有一种“历史大诗”,即历史叙事诗,代表作是毗尔诃纳(11世纪)的《遮娄其王传》和迦尔诃纳(12世纪)的《王河》。前者共18章,描写遮娄其王朝的历史;后者共8章,描写克什米尔王朝的历史。还有一种特殊的“经论大诗”,代表作是跋底(约6、7世纪)的《跋底的诗》,共22章,取材于《罗摩衍那》,既描写罗摩的生平传说,又介绍语法修辞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