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箴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太师箴,中国魏晋时期思想家嵇康反对“名教”、崇尚“自然”的著作。载《嵇康集》卷十。通过赞美传说中的古代社会,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腐败现象。

简介

《太师箴》通过赞美传说中的古代社会,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腐败现象,特别是对司马氏在“名教”掩饰下“竭智谋国”的行为作了抨击。作者认为,社会本来是自然纯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亦是自然相亲的,后来由于“智慧日用”和刑、教的施行,使道德日下,丧失了“自然之情”。做君主的也一反先王仁爱忧时的传统,“宰割天下,以奉其私”。这对暴露“名教”的虚伪和当时社会的黑暗,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把古代社会理想化,用人性的纯朴与否评价历史,则是唯心史观的表现。

现存《嵇康集》最早的版本是明嘉靖四年(1525)黄省曾本。流行的版本有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影印鲁迅辑校稿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戴明扬校注本。

原文

浩浩太素,阳曜阴凝。二仪陶化,人伦肇兴。厥初冥昧,不虑不营。欲以物开,患以事成。犯机触害,智不救生。宗长归仁,自然之情。故君道自然,必托贤明。茫茫在昔,罔或不宁。赫胥既往,绍以皇羲。默静无文,大朴未亏。万物熙熙,不夭不离。爰及唐虞,犹笃其绪。体资易简,应天顺矩。絺褐其裳,土木其宇。物或失性,惧若在予。畴谘熙载,终禅舜禹。夫统之者劳,仰之者逸。至人重身,弃而不恤。故子州称疚,石户乘桴。许由鞠躬,辞长九州。先王仁爱,湣世忧时。哀万物之将颓,然後莅之。

下逮德衰,大道沈沦。智惠日用,渐私其亲。惧物乖离,擘□□仁。利巧愈竞,繁礼屡陈。刑教争施,犬性丧真。季世陵迟,继体承资。凭尊恃势,不友不师。宰割天下,以奉其私。故君位益侈,臣路生心。竭智谋国,不吝灰沈。赏罚虽存,莫劝莫禁。若乃骄盈肆志,阻兵擅权。矜威纵虐,祸蒙丘山。刑本惩暴,今以胁贤。昔为天下,今为一身。下疾其上,君猜其臣。丧乱弘多,国乃陨颠。故殷辛不道,首缀素旗。周朝败度,彘人是谋。楚灵极暴,乾溪溃叛。晋厉残虐,欒书作难。主父弃礼,鷇胎不宰。秦皇荼毒,祸流四海。是以亡国继踵,古今相承。丑彼摧灭,而袭其亡徵。初安若山,後败如崩。临刃振锋,悔何所增!

故居帝王者,无曰我尊,慢尔德音。无曰我强,肆於骄淫。弃彼佞幸,纳比逆颜。谀言顺耳,染德生患。悠悠庶类,我控我告。唯贤是授,何必亲戚?顺乃造好,民实胥效。治乱之原,岂无昌教?穆穆天子,思问其愆。虚心导人,允求谠言。师臣司训,敢告在前。

译注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所谓“君人南面之术”,又说:“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夫扎学,兼弃仁义,日独任清虚可以为治。”箴,一种文体,以规劝告诫为题材,这种某某官员箴就是假托某个官员的口吻来箴明人君南面之道的,但这只是一种文体,并非真的要拿给帝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