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布查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布查人汉语拼音qí wěi zhā rén),(Chibcha),南美哥伦比亚和中美部分地区印第安人的一支。又称契布恰人穆伊斯卡人。最早居住在哥伦比亚的昆迪纳马卡和博亚卡。现散居哥伦比亚和中美的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共有10个支系。属蒙古人种美洲支。使用奇布查语,属印第安语系马克罗-奇布查语族。无文字。现多信天主教,湖泊被奉为圣地,崇拜太阳和祖先。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侵入前,已形成早期国家。在奇布查人居住区共有9个小国,这些国家由于分散和经常发生战争,力量日益削弱,1536~1541年被西班牙殖民者征服,其政治和宗教组织被摧毁。文化发展与玛雅人较接近(如象形文字和人祭等)。原来的政治结构同印加帝国类似,具有严密的政治组织和复杂的祭司组织。各国由一名世袭酋长统治,酋长和神职人员由母系后代继承,土地由父系后代继承。设有专职独身祭司职位,最早祭司名为苏加穆西,实行斋戒,重礼仪。他们原来使用的语言已在18世纪消失。在印第安人中,奇布查人最早知道淘金、开采宝石。陶器、石器、木器和首饰制作工艺发达。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玉米、马铃薯、棉花、金鸡纳树等。同邻族定期举行的集市贸易中,经常用黄金进行交换。使用黄金已成为上层阶级的一种特权和保持威望的重要手段。现代奇布查人从事棕榈纤维编织的手工业。以小家庭为单位,保持亲属家庭互助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