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特云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奥尔特,荷兰天文学家
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1900-1992)

  奥尔特云汉语拼音:Ao'erteyun;英语:Oort cloud),1950年,荷兰天文学家J.H.奥尔特根据长周期彗星的轨道特征,认为在离太阳10,000个天文单位(AU)处有一个笼罩太阳系的球状包层,其中分布以千亿计的小天体,那里是长周期彗星的诞生地。后人称之为奥尔特云。

  虽然人们未曾对奥尔特星云作直接的观测,但从观测得彗星的椭圆轨道,认为不少彗星皆是从奥尔特星云进入内太阳系的,一些短周期的彗星可能来自柯伊伯带

概述

  1932年,爱沙尼亚的天文学家恩斯特·奥匹克(Ernst Öpik)提出彗星是来自太阳系的外层边缘的云团。但在1950年1月,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指出 Öpik 推论有矛盾的地方,一个彗星不停来回太阳系内部与外部,终会被多种因素所摧毁,其生命周期决不会如太阳系的年龄长。他指出,并没有任何一个已观测的彗星的轨道显示彗星是来自星际空间,而长周期彗星的远日点一般在50,000 AU,并且轨道倾角各有不同。他由此认为彗星来源于一个在太阳系边界的云中。后来此理论以他的名字命名,叫作奥尔特云(Oort cloud)。它可能包含数以兆计的彗星。可是由于彗星太小,距离地球太远, 所以尚未发现直接证据证明奥尔特云的存在。

形成

  由奥尔特云被提出到现在,对于它们的形成,科学界各有不同学说,但近年来,天文学家认为奥尔特云是50亿年前形成太阳及其行星的星云之残余物质,并包围着太阳系。

  最广为人们接受的假设是:奥尔特云物体在比柯伊柏带更接近太阳的地区形成,与其他行星及小行星相似,但是由于它们经常被大行星的引力影响,及后被仍年轻的大型气体行星,诸如木星等天体的强大引力将之逐出太阳系内部,使它们拥有极为椭圆或抛物线状的轨道,散布于太阳系的最外层。同时这个过程也把它们的轨道偏离黄道面,并形成奥尔特云呈球状的形态。一些在远处的天体之轨道又被附近的恒星摄动,使之变为圆浑,并能长期处于太阳的远方。而远离八大行星的物体因不受到大行星的影响,散布于接近黄道面的盘状区中,形成柯尔柏带。这个理论解释了为何奥尔特云不像柯尔柏带和八大行星的轨道一样接近黄道面,而是呈独特的圆球状。

  2005年, 新的理论(尼斯理论)认为奥尔特云物体和柯伊伯带物体可能同时在柯伊伯带形成, 之后才因行星扰动而分散到目前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