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文石刻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女真文石刻,用女真文字刻制的石刻。女真文是中国金朝参考契丹文和汉文创制的文字,分大字和小字两种形式。女真大字为金太祖阿骨打命完颜希尹和叶鲁所创制,金天辅三年(1119)颁行,女真小字为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颁布,皇统五年(1145)开始使用。初时主要用于官方文件,12世纪后期才以女真文译汉文经书。金朝灭亡(1234)后,仍通用于中国东北女真各部,15世纪中叶始废。

女真文石刻主要为碑和摩崖等。大金得胜陀颂碑刻于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1185),在今吉林省扶余县石碑崴子村,是现存字数最多的女真文碑刻;《昭通大将军同知雄州节度使墓碑》,在吉林省舒兰县小城子乡,系完颜希尹家族墓葬碑之一,仅有女真文1行,为女真文石刻中字数最少的碑;《奥屯良弼饯饮碑》,汉文写于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由奥屯良弼题于碑心,女真文写于卫绍王大安二年(1210),在碑左侧,3行,72字,是其友人卜修洪所书之跋,今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奥屯良弼诗碑》,据传发现于山东蓬莱县,刻女真文170余字,系一首带序的七言律诗,文前后有楷书一行,作者为奥屯良弼(舜卿);《女真进士题名碑》,刻于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原在河南开封曹门外宴台河,后存开封文庙,面刻汉文(明时被磨去,后改刻《修顺河庙碑》),背刻女真文,是考取女真进士的记录与题名;《海龙女真国书摩崖》,在吉林省海龙县庆云北山,有摩崖文字2处,一在北侧刻女真文字8行,内容记金太祖收国二年(1116)设立谋克事,后有大定七年(1167)三月字样;一在南侧,刻女真文20余字和对译汉文15字,记金太祖破辽事。

此外,在朝鲜也保存有金刻女真文石刻2件,一件为《庆源郡女真国书碑》,另一件为《北青女真国书摩崖》。现在存于苏联的明《奴儿干都司永宁寺碑》的碑阴也刻有女真文字。

对女真文和碑刻的研究,直至清朝中期才引起注意。清时有刘师陆和麟庆的《女真字碑考》、《宴台访碑》,曹廷杰的《得胜陀碑说》、《特林碑说》等文。20世纪20年代有钱稻孙、毛汶、罗福成、王静如等对碑文的释读。1980 年金光平、金启孮发表《女真语言文字研究》一书,内容包括制字、资料、读音、语法和碑文释读等,是中国研究女真文字的第一部专著,学术价值较高,受到中外学者重视。此外,德国、日本、匈牙利、韩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学者也相继发表过一些文章和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