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服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宗教服汉语拼音:Zongjiao fu;英语:Religious clothing),宗教专用服装。是在宗教发展过程中,依附教义信条、神学理论、清规戒律和祭仪制度,陆续形成的。往往是一宗教或一教派的标识。

佛教法衣

  佛教出家人的服装。俗称僧衣。法衣意即符合佛法之衣,包括制衣和听衣。制衣传为释迦牟尼所规定,由受过具足戒(大戒)的比丘(男僧)和比丘尼(女僧)穿用;听衣传为佛陀听许弟子穿用的一切服装。按佛教戒律避免用青黄赤白黑等五正色和绯红紫绿碧五间色,只用若青(铜锈色)、若黑(淤泥色)、若木兰(赤中带黑色)等“三如法色”。从色取名,叫作袈裟。袈裟在中国,大多用近似黑色的布制作,因此名身着僧衣的僧人之缁衣,称僧界为缁林。自唐代武则天开始,朝廷常赐高僧紫衣、绯衣以示宠贵,因而沿成大红袈裟。僧人说法和举行隆重仪式时,还多穿用金襕衣(金缕织成的袈裟,胸部绣“吉祥海云相”卍字)。佛教对袈裟提出种种名称。如由相衣,指布条纵横交错缝制出田字形;百衲衣,原指应取被人遗弃的破碎布片缝纳而成;莲花衣,象征不为污泥所染。

基督教圣衣及祭衣

  基督教圣职人员的服装。原为古代罗马帝国俗人的服饰,6~7世纪后渐为教会专用,10世纪后逐渐定型。礼仪用的教服因派系及仪式有别,称谓也不一致,正教、新教称圣衣(新教的少数教派不用),罗马公教(中国称天主教)称祭衣。基督教服中,天主教的祭衣制度较为完备,如神父的弥撒祭衣按脱利腾大公会议规定8件成套,每套中的祭披、领带、手带等必须同一颜色(共有用于不同场合、表示不同意义的红、白、绿、紫、黑等5种颜色)。

  此外,主教祭衣的配套服饰还有主教冠、十字项链、长手套等,并执权杖。教皇加冕时加穿大披肩,顶戴三重冕。1962年第二届梵蒂冈公会议之后,弥撒祭衣已简化,只穿长白衣,戴领带。但中国天主教仍沿袭旧制。

伊斯兰朝觐服

  伊斯兰教教仪活动中的一种特定服装。在伊斯兰教五功(念功、拜功、斋功、课功和朝功)仪式场合,伊斯兰教服装大多采用伊斯兰国家的民族服装。男子多为头缠白布包头,或戴多种多样显示族别、身分、地位的帽,身穿大衣、长袍(袷袢)或大褂。在朝功中,朝拜者一律穿朝觐服,即哈吉衣。男子披无任何接缝的两幅白布,一幅长约2米,披在肩上遮上体,称里达;一幅长约1.5米,围在腰间蔽下身,称伊札尔。女子穿黑、白、灰等素色布制长衫,有的戴盖头或面纱。在穆斯林到达圣地之前要选一洁净之地,净身受戒更衣,因此哈吉衣又称戒衣。

道教道衣

  道教道士的服装。道教产生之初,道衣曾以氅(鶖鸟羽毛)拈绒,然后编织而成,称鹤氅。其制法早见于汉武帝时方士栾大穿着的羽衣,无袖披用,展如鸟翼,取神仙飞升之意。南朝宋代陆修静定道服有披、褐两种。褐即今所说的道袍。近代沿袭的道衣主要有:①大褂,即长衫。蓝色,袖长随身,袖宽79.9厘米或46.6厘米。②道袍。蓝色,采取传统袍的款式,且有内摆,袖长随身,袖宽59.9厘米。③戒衣,受戒时穿的衣服。黄色黑边,袖长随身,袖宽79.9厘米。④对襟绣花洞衣。着道衣时下配灯笼裤,或穿其他裤加裹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