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实验诊断(laboratory diagnosis),通过感官观察、试剂反应和仪器分析等,对离体标本如体液(血、脑脊液等)、分泌物(唾液、胃液等)、排泄物(痰、汗、尿、粪等)和脱落物(脱落的细胞等)进行检查,为临床诊断、病情判断、疗效观察及预后估计提供实验依据的一种诊断方法。对社会调查、防病调查和个人健康咨询也有重要意义。实验诊断必须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解释,才能得出合理的判断。

  实验诊断大致分为8类:①临床一般检查,指对血、尿、粪、痰、各种穿刺液和分泌物的常规性检查。②临床血液学检查。③临床化学或临床生物化学检查。④临床微生物学检查。⑤临床寄生虫学检查。⑥临床免疫血清学检查。⑦临床遗传学检查。⑧临床脱落物细胞学检查等。

  检验的结果准确与否与标本的采集、转送和保管是否得当有密切关系。标本应随时采集随时送检。接到标本后应立即检查或作适当处理。①血标本。采集时间因检查目的不同而异。空腹血指进食后8小时的血,多在晨起饭前采血;指定时间血标本,即按限定时间采集的血;急诊标本指根据病情随时采集,应注明采血时间。血标本可依据检查的目的不同分为全血、血浆和血清3种。标本容器应干燥、洁净。细菌培养标本的容器应符合无菌要求。②尿标本。做定性检查可随时收集尿液,但以晨起第一次尿为最佳,因为此尿较浓缩,比重高,有形成分的形态能保持完整。进行功能试验则应按要求时间采集尿液,必须留24小时尿时,标本瓶中应预放入防腐剂,以防微生物繁殖。③粪标本。宜用新鲜排出的粪便,选取有脓、血、粘液等成分的部分。容器一般用涂蜡纸盒。

  实验诊断的首要步骤是判定被检标本的检测值是否正常,这样,各项检查都应有判定的标准,即人群正常值。有其局限性,如有些人的某些项目用人群正常值衡量可能属于正常范围,但就被检者来说已为异常。在个人连续健康检查或日常检查中可获得相应项目的个人正常值,用它衡量此人患病时的检查结果,其临床意义更为确切。实验诊断检查除具有一般实验室检查的技术性误差外,还存在生理性影响和药物的干扰。所以判定其检验结果时,首先应排除技术误差及影响和干扰实验诊断检查的因素,然后再分析它的临床意义,这对及时发现早期隐匿型及潜伏期患者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