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音鉴古录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清刻本《审音鉴古录》

审音鉴古录》,清代中叶昆曲演出台本选录。据琴隐翁道光十四年(1834)《序》,此书是王继善从京师“辗转购得原版,携归江南”,稍加补订刊印的,原版可能出自清乾隆年间。书中所涉当时著名演员,均见李斗《扬州画舫录》。全书收录昆曲单折戏《琵琶记》16出、《荆钗记》8出、《红梨记》6出、《儿孙福》4出、《长生殿》6出、《牡丹亭》10出、《西厢记》6出、《鸣凤记》4出、《铁冠图》6出,共66出。这些作品屡经明清以来昆曲艺人的艺术加工,他们根据舞台演出的需要,不仅对文学剧本原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取舍和增补,还批注了详细的舞台提示,作为创造舞台形象和匡正舞台弊病的规范。书名“审音鉴古”,即源于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从明中叶至清中叶近300年间昆曲舞台艺术发展的历史成果。

《审音鉴古录》不同于一般的演出台本,它接近于现代的导演脚本或演出记录本,其中几乎包括了导演构思、导演设计以及具体艺术处理等有关导演工作的全部内容。记录形式有以下几种:①正文行间插入“科介”说明。它比一般文学剧本的说明详细得多,包括了与台词相应的形体动作、心理活动、表情和潜台词等。②正文的“旁注”,是针对唱词和念白所作的舞台说明。③“上场按语”,是对人物形象的基调所作的舞台提示,如《荆钗记·议亲》一折,王十朋母的上场按语说:“切忌直身大步,口齿含糊。俗云:‘夫人虽老,终是小姐出身;衣饰固旧,举止礼度犹存’”。④“眉批”,包括人物形象基调和表演方法。前者如《琵琶记·嘱别》眉批:“赵氏五娘正媚芳年,娇羞含忍,莫犯妖艳态度。”后者如《牡丹亭·离魂》眉批:“此系艳丽佳人沉疴心染,宜用声娇、气怯、精倦、神疲之态,或忆可人,晴心更洁;或思酸楚,灵魂自彻。虽死还生,当留一线。”⑤总批,是关系到全剧的导演处理说明,如《荆钗记·舟中》一折结尾的批语:“《荆钗》以舟中而结;《琵琶》以书馆为终,作结构关头唱;其《庐墓》、《钗园》皆余文也。”“结构关头”指全剧的高潮,“余文”指尾声。此外,也有专为保留舞蹈身段而选入的剧目,如《荆钗记·上路》一折,旁注几乎全为身段谱,故尾批说:“此出乃孙九皋首剧,身段虽繁,俱系画景,惟恐失传,故载身段。”

《审音鉴古录》所集演出台本的可贵,在于它将表演技术、形象创造、审美要求三者结合起来。如对《琵琶记》中蔡婆的表演,要求她“趣容小步,爱子如珍样式”,但又要与《荆钗记》的同一类型人物王十朋母相区别,而且要“忌用苏白,勿忘状元之母身份”。对《西厢记》的惠明,则要求“初上作意懒声低,走动形若病体。后被激,声厉目怒,出手起脚俱用降龙伏虎之势”,但是又要“莫犯无赖绿林身段”。这类舞台提示,着重于人物精神气质的把握,但又极讲分寸感,防止过火。这都属于传统戏曲表演艺术中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