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电天体物理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射电天体物理学( radio astrophysics ),用现代物理学理论解释天体的射电现象,探讨天体的物理状态、化学组成和演化过程的学科。虽然K.G.央斯基在1931~1932年就已探测到来自银河中心的射电,各国射电天文学家在50年代对太阳射电也作了相当多的观测和理论探讨,但只是在60年代的几项重大发现(类星体、脉冲星、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分子)以及对射电星系进行细致观测以后,射电天体物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甚长基线干涉仪和射电天文谱线技术为标志的现代射电天文手段,已经可用与光学天文图片同等清晰的程度描绘出遥远天体的射电图像,可测量一些天体中小到万分之几角秒的射电细节,可探测到宇宙中“复杂”分子的微波谱线。射电天体物理学的这种实测基础,仍在继续发展(见射电天文学)。

为了解释射电星系、类星体和脉冲星中剧烈而复杂的射电现象,首先就要探索新的辐射机制和解决巨大能量的起源问题。从理论物理的角度看,主要涉及处在磁场内的相对论性粒子在等离子体中的高能现象,包括相对论性粒子的加速、辐射机制以及能量转移过程。因此,相对论、等离子体物理和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传播理论,构成这一领域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射电谱线的观测研究,涉及温度比较低的电离气体星云和分子云中的物理化学过程,所以原子物理学和分子化学也成为射电天体物理学的主要理论支柱。

实测基础

用各种类型射电望远镜获得的天体射电的信息,是研究射电源的物理状态、化学组成和辐射能源机制的实测依据。射电的实测内容一共有七项:①射电源的光学证认。测定射电源的位置,找出它的光学对应体。这是现代射电天体物理的最重要的任务。②角径和大小。直接测出射电源的角径,如果知道射电源的距离,即可定出它的直径。对于河外射电源,通常是根据对应光学体的光谱线红移值,利用哈勃定律计算距离。③强度分布和射电光度。高分辨率射电望远镜可测出射电源辐射强度的分布,得到源的结构。④频谱。通常在10兆赫至100太赫频段内的许多个频率上测量辐射强度,从而得到射电源的辐射频谱。⑤偏振。用射电偏振计测定辐射中的偏振成分。⑥射电谱线测量。搜索原子、分子发出的射电谱线,测定谱线的强度、轮廓、多普勒频移和偏振。⑦随时间的变化。许多射电源的辐射强度和辐射结构在几天、几个月或几年内发生明显变化,需要长时间的监测。

辐射机制和辐射转移

按空间分布有两大类射电源:银河系源,集中在银道面;河外源,呈现出空间近似均匀分布;还有一个2.7K的背景辐射,源于宇宙学。按射电辐射机制也分为两大类:以热机制辐射的源和非热过程辐射的源。观测发现河外源中非热辐射源是主要的。射电天体物理学的主要课题之一是研究等离子体中射电的产生机制,以及这种射电在传递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包括发射、吸收、放大、波的转换等。另一主要课题是解释天体射电的频谱分布和谱线特征。射电辐射按频谱的特点可分为连续辐射和谱线辐射。

已知的主要辐射机制属于连续辐射的有:①轫致辐射。在电子和离子发生碰撞的过程中产生的辐射。②同步加速辐射。相对论性电子在磁场内回转时发出的辐射,大量宇宙射电源的辐射特性可用这种机制来解释(能量低一些的电子,在磁场内的辐射称为回旋加速辐射)。③等离子体辐射。高温磁等离子体内存在着各种不稳定性。当不稳定性出现时,等离子体粒子的“集合行为”产生各种类型的等离子体波,然后通过非线性效应转化成射电。属于谱线辐射的也有三类:①原子谱线。电子在原子能级之间跃迁时产生的辐射。②分子谱线。分子或分子离子的振动-旋转能级的精细结构之间跃迁产生的辐射。③复合线。自由电子被离子重新俘获到激发能级,再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的辐射。

每一种发射过程都有与之相应的逆过程——吸收,如热吸收(碰撞吸收)、同步自吸收等。但在射电天体物理学中,辐射的放大机制也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特别是通过微波激射机制产生的羟基、水分子等的谱线。

典型射电天体上的物理过程

射电天体物理学所研究的天体包括:太阳,太阳系天体(特别是木星);银河系中的超新星遗迹,脉冲星,射电星,电离氢云(HⅡ云),分子云;河外射电源,如类星体、射电星系、邻近星系中的电离氢区和星系核等。有些射电天体具有非常独特的辐射特性,涉及特殊的物理问题。现侧重于研究和解释各类射电天体的辐射特性。

①太阳和行星。太阳的射电是从太阳大气中的色球和日冕中发出来的。除与宁静太阳射电和与黑子活动有关的太阳缓变射电外,有时伴随着光学耀斑出现强大的太阳射电爆发。有的爆发可持续几个小时,射电辐射总能量约1030焦。这些爆发一般可用0.1~10兆电子伏的高能电子在黑子区磁场内的回旋加速辐射或同步加速辐射来解释。大爆发常伴生太阳宇宙线,发射大量等离子体云,干扰行星际空间和地球环境。同时在太阳上确实观测到电子束和等离子体激波通过太阳大气时产生强大射电(米波Ⅱ型和Ⅲ型爆发)。因此,在高能粒子加速和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研究上,太阳是检验理论的一个理想的“实验室”。木星射电在行星物理研究中有特殊的意义。航天器的直接探测表明,木星也有磁层。而射电观测发现,分米波到十米波的射电(包括背景辐射和爆发)起源于磁层内相对论性电子的同步加速辐射;十米波以上的射电爆发又和木星的一颗卫星——木卫一的轨道位相有关。可能是木卫一在绕木星的轨道运动时,有时扰动了磁场,引起这种调制作用。对木星大气中氨和其他分子的射电谱线的观测和研究,则为行星大气起源和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②银河系的射电。集中于银道面附近,包括普遍辐射和叠加在其上的分立源(非热的超新星遗迹和电离氢区的热辐射源)辐射。星际物质的谱线发射也具有类似的分布。

③射电星。要探测恒星的宁静射电是相当困难的,但已测到一些恒星的射电爆发(射电耀),如著名的1972年9月天鹅座X–3的大爆发。已知的射电星有鲸鱼座UV型红矮耀星、红超巨星、射电新星、早型发射线星、射电双星、射电X射线星和脉冲星等。这些射电爆发形态和太阳爆发有些类似,但规模和强度都要大得多,也许它们具有不同的物理机制。分析天鹅座X–3射电爆发频谱的时间变化得知,爆发源是一个膨胀的磁相对论性等离子体团,膨胀损耗和辐射损耗都起作用。射电爆发时光学和X射线也常出现跃变。在这些波长上进行的联测会为恒星演化的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④超新星遗迹。超新星爆发后形成一个星云状的残骸——超新星遗迹(SNRs)。银河系中有许多射电源是超新星遗迹(231颗SNR编入星表,2003)。研究得最充分的是著名的蟹状星云,它是1054年超新星爆发留下的遗迹。中央有一个较暗的光学体。这个光学体就是著名的射电脉冲星,也是一颗光学脉冲星(图1、图2)。

蟹状星云射电辐射分布图.jpg

图1 蟹状星云射电辐射分布图(5 000兆赫,图中“+”为脉冲星位置)


蟹状星云脉冲星脉冲辐射照片和亮度变化.jpg

图2 蟹状星云脉冲星脉冲辐射照片和亮度变化

超新星遗迹的演化可分为4个阶段,最引人注目的特例是蟹状星云:第一,自由膨胀。被膨胀壳层扫过的气体质量小于初始质量Ms,且半径R与时间t成正比R∝t。第二,绝热阶段或谢道夫阶段。R∝t2/5。第三,辐射或雪橇模型。R∝t1/4。第四,耗散阶段。激波速度下降低于声速,为t≈106年。蟹状星云发出连续的射电,同时也发射X射线、可见光和γ射线(图3)。它是正在膨胀的磁相对论性粒子云。它的射电、可见光和X射线都起源于同步加速辐射。而γ射线则起源于逆康普顿散射机制。脉冲星自转减慢所释放的转动能量提供了蟹状星云的粒子和磁场的能量。超新星、蟹状星云与脉冲星之间存在的物理联系,构成了一幅明确生动的演化图像。

蟹状星云脉冲星发出的辐射脉冲的积分轮廓形状.jpg

图3 蟹状星云脉冲星发出的辐射脉冲的积分轮廓形状

⑤射电脉冲星。1967年发现射电脉冲星不仅为天文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对现代物理学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英国天文学家A.休伊什和他的研究生J.贝尔一起发现了射电脉冲星。休伊什因此获得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已有1 350颗列入射电脉冲星星表(2003)。射电脉冲星周期地发射出一系列短促的射电脉冲。脉冲周期从几十毫秒到几秒,重复频率非常精确,几年内精度达到10−12量级。这一发现促进了在整个电磁波段上对脉冲现象观测技术的发展。现在认为,脉冲星是快速自转强磁场的中子星,是大质量恒星演化到晚期由核心坍缩产生Ⅱ型超新星爆发而成的。从理论和观测射电脉冲细节推知,中子星直径只有10千米左右,质量却有太阳质量那样大,密度接近达到1015克/厘米3。中子星表面有约1010~1014高斯的极强磁场,周围还有一个磁层。它的脉冲辐射可用“灯塔”模型来解释:由于自转和强磁场的作用,在中子星上形成了定向的相对论性电子束。它所发出的辐射也沿着这个束的方向。当辐射束掠过地球时,便观测到射电脉冲。因此,脉冲周期也就是中子星的自转周期。辐射等效温度高达1025~1030K,所以只能用相干辐射机制(相干粒子束或相干辐射束)加以解释。它的辐射机制理论现在还在深入探讨中。

⑥射电谱线和恒星的形成。射电谱线对于恒星形成的研究更有直接意义。星际气体中冷而密的分子云是恒星演化程序中的第一步。对电离氢区(HⅡ区)和它附近的分子云的射电谱线观测,以及红外观测和光学观测均表明,那里存在着大量年轻的天体:早型O、B型星,致密红外源,OH和H2O天体微波激射源,河外致密射电源等。图4表示猎户座星云及其中心部分红外源和微波激射源的分布。这个区域有2个电离氢区、3个OH微波激射源、9个H2O微波激射源和1个红外源集团。甚长基线干涉仪观测表明,OH和H2O微波激射源一般尺度很小,只有0.15光年,常与红外致密源相重合,被认为是原恒星所在处。但OH微波激射源和H2O微波激射源常互相分离。在H2O源中氢分子密度约109厘米−3,温度约103K;而OH源中则低得多,氢分子密度约106厘米−3,温度约102K。看来OH和H2O微波激射源出现在原恒星或原恒星的壳层内,都是恒星形成的初期表现。但H2O源比OH源出现更早,也更靠近原恒星。通过射电谱线的研究,可了解到星际分子云中各类分子的形成、离解、激发、辐射等条件和过程以及云中的元素的丰度。

猎户座大星云的OH和H2O微波激射源和红外源集团.jpg

图4 猎户座大星云的OH和H2O微波激射源和红外源集团(+为OH源,×为H2O源)

⑦类星体和射电星系。河外射电源绝大多数是射电星系和类星体。它们的射电现象涉及巨大能量的起源问题。正常星系的射电功率为1030~1034焦/秒,而类星体和最强的射电星系,则达到1040焦/秒。类星体红移很大(2003年已测到的最大红移是z>6),如果用哈勃定律来估计距离,则它们可能处在可观测到的宇宙的边缘。这意味着它们是可观测到的宇宙的演化早期的天体。因此,研究类星体射电对于宇宙演化和结构以及星系的演化的研究都有直接意义。类星体和射电星系的射电结构基本上相似,主要射电来自光学体以外体积很大的区域,称为河外射电展源。它们大体上对称地分布在光学体两侧,形成双源结构。双源之间的距离可达2 000万光年(如3C236),表明它们的年龄至少已有106~108年。同时,在类星体和射电星系核的位置上常出现一个致密射电源。甚长基线干涉仪观测表明,星系核中存在着精细结构,常常也是一对双源,其轴线和外双源轴线也大致符合。这一种双核源-双展源的结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差不多都是105∶1至106∶1),对于探讨类星体和射电星系的能量问题和演化问题有深刻的物理意义(图5)。现在普遍认为,射电星系和类星体外部展源的射电,是弱磁场内的同步加速辐射。由此计算出的相对论性粒子和磁场的能量,分别达到1053焦和1055焦的量级。如此巨大的能量又集中在远离光学体之外106~107光年的距离上,所以高能粒子和磁场的起源问题成为射电天体物理学中最重大课题之一。一种比较可取的观点是:星系核(类星体被看作是巨星系核)是能量供应者,它以相对论性粒子、磁场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不断地供给外部展源。然而,星系核中的射电核非常之小,如银河系中心的射电核的线度只有3×1010千米,而且1/4辐射集中在109千米内,所以必须有一种极为有效的产能机制。黑洞的吸积过程被提出来作为一种可能的选择。但是关于产能机制和供能机制至今仍不清楚。另外,在一些河外致密射电源中,核中射电结构发生变化,主要现象是双核源以很大速度分离(射电星系3C120,类星体3C273,3C345等)。如果星系和类星体处在宇宙学距离,那么分离速度似乎达到光速的许多倍。这种“视超光速”现象的物理本质有待进一步观测和研究。

射电星系3C111的双核源–双展源结构.jpg

图5 射电星系3C111的双核源–双展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