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另见: (1)中国及东亚古代官名:将军;(2)现代军队的高级军衔:将军;(3)古雅典城邦的军事统帅官员:将军;(4)象棋对弈中,局中一方的下一着棋,要将对方的帅或将吃掉,这里的“将”做动词用:将军;(5)国际象棋对弈中,局中一方的下一着棋,要将对方的国王吃掉:将军

将军英语:general),中国战国以后高级统兵武官及勋官或贵族的荣衔。最早军队以“”、“”为编制。其时,国家军政基本不分,遇有战事,天子为统帅,卿大夫为将领,并无将军之称谓。将军作为国家高级武官的名称,始于战国时期的赵国。《左传·闵公元年》载晋献公初建二军:“晋侯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将下军。”“将军”这一称谓,由此而始。此后东周列国纷置将军,更有大将军(赵)、上将军(齐、燕、魏)、客将军(魏)及前、后、左、右将军(秦)等名目。而此时的将军大都是由卿大夫出任,既是国家最高武职长官,同时也参与政事,故往往将、相并列,甚至以将主政。

秦统一全国后,发兵权与统兵权分离,最高武职长官称“太尉”,位列宰执,太尉之下置护军都尉执掌军政,统领诸将。设前、后、左、右将军为统兵官,执掌征伐,位为上卿。将军之下有裨将军(即副将军)分统所属官兵。西汉初年兵制如秦,将军分前、后、左、右,虽皆金印紫绶,位次上卿,但只是专职的统兵官。后来则有时设大将军为最高统兵官,其下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为领兵官,亦皆金印紫绶。遇有战事更临时封授一些将军领兵出战,也称“列将军”,地位稍次,如汉武帝征闽越东瓯,置伏波将军、楼船将军,后来又置横海、度辽、贰师将军,更有征东、征西、征南、征北等将军。由于大将军常以外戚担任,依仗权势而干预政务,多次发生大将军兼领内职情形,即“领尚书事”或“录尚书事”,独揽朝政,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休,武官名号虽然大都沿袭旧称,但比较混乱。一方面是将军很多,其名号各式各样;另一方面则有将军名号者未必领兵,往往只是作为褒赏酬勋的加官,必须具有“都督诸军”、“监诸军”或“督诸军”等衔名者,才是真正的统兵官。魏初置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将军,又有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将军,还有平东、平西、平南、平北将军。两晋及南朝的将军名号有中军将军、领军将军、护军将军、左卫将军、右卫将军、骁骑将军、游击将军、前军将军、后军将军、左军将军、右军将军、征虏将军、虎贲中郎将、积射将军、强弩将军、殿中将军、员外殿中将军等名目。其中刘宋王朝所有身任要职的官员多半带将军称号,最贵者为征东、征西将军,位次三公,特别尊贵的则加“大”字,称某某大将军。萧梁王朝的将军更多,单将军的名号先后竟有240号之多,后来在边疆地区又设将军125号,乃分“重号将军”与“杂号将军”两类以区别尊卑高下。北朝各王朝将军名目也很多,后魏先有骠骑、车骑、卫将军,末年又有八柱国大将军,其中六人各督二大将军,计有十二大将军;北周行府兵制,以十二大将军领二十四军府。

隋唐时期在北周府兵的基础上,在全国设立若干“府”(隋称“鹰扬府”,唐称“折冲府”),统领全国军队。隋建十二府,每府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唐设十六卫府,每府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其中左、右千牛卫各设将军一人),共将军30人,分统府兵。另有羽林、龙武,神武等六军也各置大将军、将军。隋文帝又采用北周之制,设“勋位”十一等,其中第三等为“上将军”、第四等为“大将军”,用以酬答有功而无实权之臣。唐代也置骠骑、辅国、镇军、冠军四大将军及云麾、勇武、壮武、宣威、明威、定远、宁远、游骑、游击等九将军为五品以上武散官。唐代前期,与隋代一样,各卫府将军经常领兵出征。唐玄宗以后,随着北衙四军的形成及府兵制的崩溃,十六卫府大将军、将军都成了安置勋臣的闲散职务。北衙四军属于“禁军”,设有大将军及将军等武官,但实际统兵权则在由宦官出任的“六军辟仗使”及左、右“神策中尉”手中。到唐代后期及五代时期,原为皇帝亲军的禁军完全取代了府兵而成为国家正规军,其高级统兵官均不称将军。此后,自宋代至明代,高级统兵官均无将军之名称。其中宋代虽也有十六卫大将军、上将军等武官称号,也有骠骑、辅国等六大将军及归德、忠武等九将军名号,但只是作为安置宗室及闲散高级武官的荣誉称号,即武官散阶,并无十六卫的实在机构及其职权。另外,其时殿廷武士也称将军,已失将军作为高级统兵官的原意。金与元代也都有龙虎卫、金吾卫、骠骑卫及奉国、辅国、镇国诸上将军,但也都是武官散阶名号,并无实职。明代军制在参将以下虽然有游击将军一职(后来简称“游击”),但不属高级统兵官。另有以总兵官挂印称将军者,如云南有征南将军总兵官一员,但其实职仍是总兵官。与宋代一样,将军称号在明代主要是用作武官散阶,如正二品武官散阶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正三品武官散阶,初授昭勇将军,升授昭毅将军,加授昭武将军等。

清代中央不设最高军事统帅机构,其官军主要分两大系统,即“八旗兵”及“绿营兵”。绿营各级武官无将军之称号;驻京八旗亦无将军之称号,只有驻防八旗最高长官称为将军(也有称都统者),共有十三缺;另在重大征战行动时,清廷常临时特授王公大臣为将军或大将军,颁给关防,统兵出征,事毕即撤,关防缴存。此类大将军、将军名目很多,如靖远大将军、定远大将军、宁远靖寇大将军等。此外,清廷于雍正九年(1731)置定边左副将军(也称乌里雅苏台将军),为派驻乌里雅苏台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清代还将“将军”称号作为宗室十四等封爵中的最后四等,即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清末建立新军,以将军为最高级军衔。宣统元年(1909),仿日本军衔制,以都统而积有勋劳者,赐大将军或将军衔名,并赐封号,秩为正一品。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的高级武官分为大将军、左将军、右将军三级;北洋政府于将军府设上将军、将军,由陆海军高级军官充任;国民党政府军则以陆海空少将、中将、上将为高级统兵官。又中华民国初年沿用前清旧制,置绥远城将军及宁夏将军,后改为绥远都统及宁夏护军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5年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在元帅之下,以少将、中将、上将、大将为高级军官的军衔。1965年军衔制被废止。1988年恢复时,元帅及大将军衔被取消,而以上将为最高军衔,中将、少将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