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窝-篦纹陶文化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窝-篦纹陶器

小窝-篦纹陶文化(Hole and Comb Pottery Culture),东欧森林地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从伏尔加-奥卡河间地,往北分布到芬兰和白海沿岸,往南分布到沃罗涅日河上游和顿河上游的森林草原地带。年代为公元前第4千年初至前第 2千年中。因圆锥形的小窝纹-篦纹陶器而得名。1917年以后苏联考古学家А.Я.布留索夫等人进行发掘研究。有人以前第3千年中为界,将该文化分为两期,早期主要分布在伏尔加-奥卡河间地,晚期地域扩大,并形成地方类型,也有人将其按地区分为若干文化。   

小窝-篦纹陶文化的村址位于河、湖沿岸。住所多系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的半地穴建筑,长方形的房屋之间有过道相连,面积约14~15至40~50平方米。发现的墓葬极少,葬俗不清楚。陶器手制。器形多为直口、直壁、圜底或尖底,有大型贮器、中型炊器和小型食器。基本的纹饰成分是押捺的小窝纹和篦纹。工具多为打制、磨制和压制的镞、矛、刮削器、雕刻器、刀、斧、凿、钻等石器,不同地区亦有变异。另有箭镞、鱼镖等骨器。晚期间或出土青铜残片和坩埚。  

工具组合和贝壳堆积说明,居民从事渔猎和采集。推测当时处于原始公社阶段,有人认为聚落—遗址群—地方性类型或文化,当系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的反映。关于居民种属,目前只知波罗的海沿岸为欧罗巴人种与蒙古人种的中介类型,这是乌拉尔部落入居于此的证据。陶器纹饰表明,在奥卡河地区,该文化受到第聂伯河-顿涅茨河文化的影响,而在伏尔加河中游,则与伏尔加河-卡马河文化有联系。从石器类型看来,该文化可能起源于伏尔加-奥卡河间地的中石器时代文化。至末期,在南方和北方,分别被法季扬诺沃文化和网纹陶文化、石棉陶文化等青铜时代文化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