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水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岩溶水汉语拼音:Yanrongshui;英语:Cavern water), 赋存于可溶性岩层的溶蚀裂隙和洞穴中的地下水。又称喀斯特水。其最明显特点是分布极不均匀。在可溶性岩层裸露于地表的补给区,入渗补给有两种方式:一种为灌式补给,在低洼处汇集一定量的降水,通过漏斗或落水洞灌入地下,有时,整条河流通过这类洞穴潜入地下;另一种为渗入式补给,通过地面上微小的裂隙,较缓慢地渗入地下,汇入岩溶通道和地下河系之中。在岩溶地区,往往在几百乃至上千平方千米之内,岩溶水可通过一个泉或泉群集中排泄。而补给区则成为地表水缺乏,岩溶水又埋得很深的缺水地区。呈现出岩溶水空间分布极不均一的奇特现象。岩溶水水位动态变化幅度大而且变化快。岩溶泉往往雨季流量急增,而雨后又骤减,呈现出岩溶水时间分布极不均一的奇景。岩溶水由于循环交替快速 ,一般为矿化度小于1克/升的重碳酸钙镁型淡水。岩溶水同时存在于由大小悬殊的孔隙、裂隙、洞穴和通道组成的同一含水系统中,无压水流与承压水流并存,层流与紊流并存。但总体上岩溶水以层流为主。岩溶含水系统一般水量丰富、水质优良,常作大中型供水源。位于岩溶水分布地区的矿坑,容易产生突然大量涌水,甚至造成淹矿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