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位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工业区位论(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研究工业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工业活动的组合规律的理论。最早产生于17~18世纪。德国W.G.F.罗雪尔于1868年指出区位是为生产上的利益而选择的空间场所,它受原料、劳动力、资本的制约。工业区位理论的创建人是德国经济学家A.韦伯,他于1909年发表《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纯粹理论》一书,提出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节约费用最多的地点。该理论被称为最低成本学派,对西方区域科学和经济区位理论研究起了奠基作用。以后众多学者对韦伯的理论提出了修正意见,并进行多因素的对比分析和动态区位研究。德国经济学家A.廖什1940年发表《经济的空间秩序》,提出用最大利润代替最低成本的空间选择原则和动态市场圈的需求圆锥体理论。美国经济学家E.M.胡佛详细调查分析运输费用结构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修正了韦伯的运输成本与运距成正比的结论。20世纪50年代后,行为地理把行为因素研究纳入区位决策,A.R.普雷德1967年提出行为矩阵概念和非理性原则,强调研究区位与个人行为的空间问题。区域科学创始人W.艾萨德利用各种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工业区位分析,指出区位因子是互相依存的函数关系,应从区域的综合分析中研究工业区位,以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建立最佳生产部门。现代工业区位论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科学理论,并不断运用新的科学方法和手段;随着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区位研究更加注重制度和文化环境因素、非正式制度以及信息技术对工业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