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士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彭士量(1905—1943),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三军暂编第五师少将师长,追晋陆军中将。号秋湖。1905年8月5日出生于湖南浏阳。1924年秋,考入湖北明德大学,在学校里受到民主革命的进步思想的深刻影响,1926年弃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分配到陆军第十师服役,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随大军参加北伐作战,战功卓著。1928年起任三十一师副团长、八十七师团长。1932年,被选派到陆军大学第十一期深造。毕业后,从1935年底起任陆军第八十三师上校参谋处处长。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彭士量主动要求率部抗敌并很快得到批准,积极参加了上海、山西忻口、台儿庄、武汉、长沙等战役。晋升为预备第四师少将参谋长、副师长。在著名的武汉保卫战中,因指挥有方、重创日寇获奖,受到宋庆龄女士的慰问。宋女士还赠他一床苏联毛毯、一架德国造望远镜和一把缴获的日本指挥刀。

  1941年,彭士量调任第六战区长官部高级参谋兼干训团教育处长。1942年,担任陆军暂编第五师副师长。1943年任代理师长,11月,实任该师师长。同年夏,日军集中优势兵力侵犯洞庭湖粮区,彭士量将军率部转战华容城郊与敌相持数月,屡挫日寇威风,打退侵犯之敌,顺利完成保收夏粮的任务。连日军电台广播也称七十三军暂编第五师为“战意坚强、不可轻侮之师”。

  当年11月,日军集结了华中方面能动用的十余万重兵,在海空军的配合下进犯常德,试图歼灭湘西野战军主力部队,夺取常德战略要地,向常德、桃源一线中方阵地发动进攻。著名的常德会战爆发。彭士量率领陆军暂编第五师奉令固守石门县城,双方展开激战。

  石门是常德的前哨,易攻难守,日军对石门意在必得,故而动用数万兵力分三路合围。日军先以大批飞机、重炮猛烈轰炸我军阵地,妄图将我军围歼。11月6日,日军进攻开始。彭士量率领暂编五师全体官兵浴血奋战,英勇杀敌,与日军相持八昼夜之久。其中,大尖山争夺战最为激烈。在该地守军难以支持之时,彭师长亲临阵地前沿,高呼:“不能让敌人进来一步!”全体官兵抖擞精神,勇气倍增,“一次次与突上阵地上的日军白刃搏击,往返冲杀”。

  1944年2月12日的大公报在《彭故师长壮烈殉职经过》中对这场战斗写道:“14日晨,敌又增加援兵与我在川心铺、双溪坪、草林铺等高地展开大战,此战更为激烈。日寇多次猛扑均未得逞,乃施放毒气,致使红土坡的我加强营全体官兵壮烈牺牲。后来北面防线被突破,彭师长率兵巷战,将窜入之敌全部歼灭。此时天色已晚,石门被敌人重重包围,敌人数次冲锋,又以云梯攻城,局势危急,彭师长亲自到西城巡查,并增筑工事,谕官兵死守,并电呈上峰,决与石门共存亡。”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中方战线被日寇突破,彭士量指挥部队撤入石门镇附近阵地固守。14日战至黄昏,敌进攻愈加激烈,石门城内火光冲天,我军阵地全毁,所部官兵伤亡几乎殆尽。15日拂晓,彭士量率残余部队,向石门西郊逆袭,试图突围。行至新关以南岩门口附近时,遭遇日军飞机的轰炸,彭将军壮烈殉国。时年38岁。彭士量率领暂五师与日寇拼死战斗,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拖延了敌人攻略步骤,为中国军队调整部署赢得了时间,对常德会战取得最终胜利“厥功甚伟”。

  彭士量烈士的夫人婚前叫王素琴。1934年,他们举行婚礼前,将军对她说:“素琴这个名字太柔弱了。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大政策是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你干脆叫‘苏政’吧!”从此,王素琴的名字就改名为王苏政了。    “倭寇不除,国无宁日,家无宁日。”这是彭将军和他夫人生离死别说的一句话。1943年10月下旬,彭将军从石门前线返回当时部队司令部行营所在地桃源汇报时,在随军的家里只住了一晚,第二天天未亮,就要匆匆赶赴石门。临别时,彭夫人依依难舍:“秋湖,两个儿子(纪杰和纪伦)都在出麻疹,能多住几天吗?”彭将军心情沉重地说:“倭寇不除,国无宁日,家无宁日。”就奔赴前线了。哪知这竟成了彭将军生前对夫人说的最后一句话。彭将军牺牲前两天,他的一个儿子纪杰因出麻疹夭亡。两三天里彭夫人同时失去两位亲人,悲痛万分。   彭士量将军遗嘱的后半部是为其夫人所写“苏政吾妻:余廉洁一生,不事家产,望余妻克苦自持,节俭生活,善待翁姑,抚育儿女、俾余子女得以教育成才,以继余志,此嘱”。    1943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导《彭故师长家世》“暂五师师长彭士量前于石门之役,率所部与敌浴血苦战,彭氏身先士卒终以寡众悬殊不幸殉职,按彭氏湖南浏阳人,遗妻王苏政女士及四子均幼,现住先龙潭十七号,彭氏一生廉洁自持、身后萧条。” 1944年2月14日上午,长沙市中山堂举行隆重公祭,与会人士逾万。国民政府追晋彭士量为陆军中将。1985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彭士量为革命烈士。

  遵照将军遗嘱,彭将军夫人历尽千辛万苦,将他们的两儿两女抚养成人。在政府的关怀下,孩子们各自完成自己的学业,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大儿子夫妇及子女都是高级工程师,一家定居北京;二儿子夫妇及两子也都是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居住在四川资阳;大女儿夫妇都是著名医生,和子女居住在上海;二女儿和孩子是讲师、副教授和经济师,居住在成都。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