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声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微波声学(microwave acoustics),研究固体微波超声(频率高于109赫的声波)的产生、检测和传播特性,以及它与各种微观结构和物理过程的相互作用的学科。是超声学的发展和继续。1947年用高次谐波法首次获得1吉赫的体声波,从而超声学进入了微波频段。微波声学保留了传统声学和超声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但连续介质的经典理论须由量子理论来代替。为了使晶格振动量子化,引入声子概念。波长为λ的声波与能量为hv的声子(v为相应的频率,h为普朗克常量)相对应。声场的特性就是大量声子的统计行为。因而微波声学广泛应用于声子与光子、电子、自旋、杂质、缺陷等微观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当微波超声的频率低于1012赫时,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与低频声速相同;当频率高于1012赫时,波速与频率呈非线性关系,其函数图形称为声子色散曲线,它决定声子传播的群速和相速。在各向异性晶体中,会出现声子聚焦效应。微波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衰减系数随频率的提高而增加,也随温度的提高而迅速增加。自从激发微波频段的表面声波的交指换能器在1965年问世以后,表面声波技术和器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可借助电、磁、光、热、超导隧道结等多种方法来产生和检测微波超声。60年代以来,微波声学已广泛应用于固体物理的各个领域,也渗透到电子学的各个领域;各种表面声波器件,已被广泛应用于雷达、通信、电视、计算机等设备。微波频段的声显微镜对于光学不透明的物体显示出突出的优点,在生物、医学、微电子学以及材料科学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