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瓣膜病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心瓣膜病汉语拼音:Xinbanmo Bing;英语:Valvular Heart Diseases),心脏的病损主要累及瓣膜的一类病变。其中绝大多数为风湿性心脏炎引起,少数为退行性变或先天性畸形。风湿性心内膜炎反复发作则产生慢性心瓣膜病,以二尖瓣病变最常见(65%);其次为主动脉瓣病变(25%)。主动脉瓣病变常与二尖瓣病变合并存在。病变可表现为单纯狭窄、单纯关闭不全、狭窄与关闭不全联合存在。

种类

  常见的瓣膜病有:①二尖瓣狭窄。正常二尖瓣口面积为4~6平方厘米,当瓣口面积减至1.5~2.0平方厘米时,为轻度狭窄,患者无症状;瓣口面积小于1.5平方厘米为中度狭窄;不足1.0平方厘米为重度狭窄,症状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伴咳嗽、咯血、乏力、紫绀、声音嘶哑,轻度狭窄者可无症状,体征包括:二尖瓣面容,心前区可触及舒张期震颤,心脏扩大,局限于心尖部的舒张中晚期、低调的隆隆样杂音,左侧卧位时呼气末增强,心尖部第一心音亢进,部分患者可闻二尖瓣开放拍击音,肺动脉瓣压第二音亢进、分裂,可有Graham-steell杂音(肺动脉瓣相对性关闭不全)。二尖瓣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伴左房大,结合超声心动图检查可确诊,需要鉴别的疾病:肺心病右室扩大致相对性三尖瓣狭窄、主动脉关闭不全的相对性二尖瓣狭窄、左房粘液瘤等。

  ②二尖瓣关闭不全。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脱垂、冠心病、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急性者可见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包括:劳动耐力降低、乏力、气促。体征包括:心脏向左下扩大,心尖搏动弥散;二尖瓣区三级以上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传导(前瓣损害),或向胸骨左缘第三肋间(后瓣损害)传导;第一心音减弱,可闻及第三心音,以卧位明显;第二心音分裂;二尖瓣脱垂者可有收缩中晚期喀喇音。根据心尖部Ⅲ级以上的收缩期杂音、左房左室大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可确诊。需与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乳头肌功能不全、生理性杂音等鉴别。

  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症状包括:头晕、心绞痛、心悸、头部动脉搏动感。体征包括:主动脉瓣听诊区的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向心尖部传导,前倾坐位及呼气末清楚。风湿性者杂音在主动脉第二听诊区最显著;左心室增大,抬举样心尖搏动;脉压大,有周围血管征:水冲脉、枪击音、毛细血管搏动及迪罗济埃氏征;Austin-Flint杂音。根据典型的杂音,结合超声心动图可确诊。应与Graham-steell杂音相鉴别。

  ④联合瓣膜病。病变累及2个或2个以上瓣膜,最常见者为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同时具有受累瓣膜病变的症状和体征。

并发症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二尖瓣狭窄的心房纤颤最多见;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关闭不全病变多见;栓塞,如脑栓塞、肺栓塞;肺部感染。易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治疗

  ①适当限制活动量,预防感染及风湿活动。②积极治疗并发症。③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用于治疗中、重度单纯二尖瓣狭窄。④外科手术治疗,如二尖瓣分离术及人工瓣膜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