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病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念珠菌病(candidiasis),一种条件致病菌感染,由白念珠菌和/或其他念珠菌引起的皮肤、粘膜或内脏的疾病。可以感染胎儿、新生儿、儿童直至老人,可侵犯不同的组织和脏器,又可引起各种过敏性反应。既可感染浅表,也可感染深部。不少病人因延误诊治,最终导致死亡。若早期发现和用有效药物治疗,多可治愈。

  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是水、蔬菜、水果、奶制品中。白念珠菌最为常见,致病力也最强。在正常情况下,白念珠菌在健康人的口腔、肠道、阴道等处都存在,并不致病,只有在抵抗力下降时才引起感染。因此,此菌为条件致病真菌。调查表明,健康人消化道的念珠菌带菌率最高,阴道次之,皮肤和泌尿道最低。

  念珠菌侵入人体能否引起感染,一方面取决于念珠菌的毒力、数量、入侵途径和对人体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取决于人体对病原体抵抗力的强弱。此外,还有诱发因素,其中主要是医源性因素,如长期应用抗生素可引起菌群失调,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可抑制炎症反应,降低吞噬功能。此外,导管和输液的应用及腹膜透析等的开展,也通过机械损伤和污染,促使感染。

  临床表现 有以下3种类型。①皮肤型。多属外源感染。因经常接触带念珠菌的污水易染此病。表现有皱襞擦烂(如手指足趾间、乳房下、腋窝、会阴等处)、甲沟炎、甲床和甲板增厚(甲真菌病)、丘疹或肉芽肿损害。由于白念珠菌在表皮生长繁殖,检查皮层可见菌丝和芽孢,一般不伴有粘膜或内脏感染。②皮肤粘膜型。主要是内源感染。白念珠菌在体内大量繁殖,侵入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而引起炎症,最常见的是鹅口疮,在舌表面和颊粘膜可见乳白色斑片,刮除后可见鲜红色湿润基底,若不及时治疗,可以直接蔓延到呼吸道,或通过血液循环侵入泌尿道或其他器官。其次是念珠菌女阴阴道炎和包皮龟头炎,阴道分泌物增多,龟头出现红斑丘疹,可通过性交传播。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主要见于儿童。③内脏或全身型。多数是在原发病(如结核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等)基础上继发,临床表现比较复杂,而且缺少特异性。可有支气管、肺部、泌尿道、心内膜或脑膜的感染,甚至有败血症,威胁病人生命安全。

  此外,念珠菌还可引起过敏性疾病,如念珠菌疹,还可引起支气管喘息、湿疹和胃炎等。

  诊断 皮肤、口腔和阴道念珠菌病具有一定的特征,诊断比较容易。胃肠、支气管和肺以及肾、心、脑感染时,确诊比较困难,即使真菌培养阳性,也不能确诊念珠菌病。因健康人和病人都可以是念珠菌的携带者。此时,患者新出现的任何症状或体征若不能用原发疾病解释,同时又存在各种诱发因素,则应考虑深部念珠菌病的可能性。尤其是患者出现口腔念珠菌感染时,应特别注意,并要作进一步检查,如病理组织检查及免疫学检查。

  治疗 皮肤型以外用抗真菌药为主,如咪康唑霜、联苯苄唑霜等;皮肤粘膜型则以内服药物为主,如制霉菌素、酮康唑等,系统型念珠菌病在治疗念珠菌病的同时还要治疗原发病;对念珠菌引起的过敏性疾病,除要治愈原发病灶外,也可给予减低敏感的疫苗注射。

  皮肤型念珠菌病预后最佳。皮肤粘膜型一般预后好,但易复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病程缓慢,预后较差。系统型念珠菌病的预后根据原发病性质、诱发因素及患者情况而定。

  预防 对皮肤型念珠菌病,主要注意清洁卫生,保持皮肤干燥;对其他型念珠菌病,首先要治好原发病,少用或不用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激素一类药物;必要时定期或不定期口服制霉菌素以加强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