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连珠塔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恩施连珠塔,位于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老城东门外清江东岸五峰山主峰龙首山顶,是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道光12年(公元1832年),坐东向西,占地总面积7700余平方米,1983年经重点维修后,于同年12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五峰山因由5座山峰相并峙而得名,其浑圆的山顶状如连珠,相连不断,又名连珠山,明、清诗人童昶、商盘有诗《连珠岭》形容其壮美。主峰之巅建有七级之塔,因依托山高之势及其南清江大峡口之峻险而气势宏伟。登至塔顶,可将整个恩施山城风光和恩施盆地之景物尽收眼底。“一曲清江漫陆离,山开五指垒牟尼。羁人计日珠江去,说著连珠泪一垂。”清代诗人庞一德作诗《五岭连连珠》最好地形容了人与塔、山水合一相融之美景。

  清代连珠塔的修建,前后历经数十年。据前《恩施县志》记载,最先在此建塔的是清乾隆辛卯年(公元1771年),由太守张应桃主持建造七级浮塔,周旋数次没有成功。60年后,即道光11年(公元1831年)蜀人姒朝绾鼓舞绅庶,招募筹款,仅造二级而终止。次年知县陈肖仪同准贡生朱荣录、杨联绶、李大魁等锐意成之民意 续修该塔竣工。知府王协梦《五峰山建塔记》载:“天下不尽皆可待之事,而有不能不待之时,施州初立郡县,规模草创,尚沿朴塞之风,官斯土者,筑城凿池,相阴阳,观流泉,虽未明言其坐向环卫之势若何,而证之形家言,固无不吻合也。尝过通都大邑,窣诸波多峙于巽方,说者以为巽方,木火有文明之象。《青囊》、《大王》、《催官》诸书亦未有不以此方为最吉者。往往无塔之区,或就城东南隅.建危楼以祀奎宿,燕榜频登,历有明验。乾隆辛卯前太守铅山张公来守是邦,创修府志,募建考棚,政通人和,百废毕举,复验士人无奋迹于科名者,周览五峰之南,地当巽维,而适清江、药溪、巴溪、麟溪四水之胜,议置七级浮屠,以肖木星,以象文笔,经始未几,旋即罢去。道光壬辰,余复继来守郡,盖去张公建议之时逾60年矣,先是蜀人姒大令枚恩邑痒,鼓舞绅庶,仅甃七层有二,岁且不登,士功亦辍。甲午弋阳陈君捧檄斯土,禾黍有秋,乃锐意成之,民志即同,士气亦奋……”可见,前人建塔,一是此地处四水之汇,山清水秀,景物宜人,是建塔的最佳地点。二是通过建塔等景点,繁荣当地文化,促进文化发展,即今日我们常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道光13年(1833年)至15年(1835年)又于塔之前建石坊,左侧建斋堂数楹,周围建花墙、院门,将塔团团围住。

  连珠塔与老城内文昌词、南门外武圣宫隔清江相呼应,成三足鼎立之势。山门位于龙首山腰,门框为青石雕成,门前有石鼓一对,石门框上隶书阴刻对联一副:“秀挺五峰奎壁灿,灵钟三邑冕裳新”;横额:“山辉川媚”。进山门是古朴幽深的石级甬道,进小山门右为斋堂,老百姓俗称其为官厅,相传为旧时官员登塔游览时休息的场所。为四合天井式砖木结构建筑,原供奉木雕菩萨造像,后废。右侧经圆门进,碑壁上嵌连珠塔建塔及维修碑记。过碑壁右转,上石级阶梯,即是塔前 “揽胜”石牌坊.分三间,中门高3米、宽2米,两旁小门各高2米、宽1米,中门石柱前后,各有一对石狮、石象雄踞。石柱及门额雕刻万字花纹和人物故事造像,门额后部镌刻“钟灵毓秀’四字。

  连珠塔为八边砖石塔,占地面积250平方米,共分7层,通高34.8米,内有螺旋石梯129级,由第一层可至第七层。塔刹由7颗大锡珠重叠而成。8个塔角上各雕刻天王大力士一尊,面目狰狞,敞胸露腹,或蹲或站,双手上托,造型各具特点,无一雷同。每层塔原各有8个铜风铃,七层塔共有56个。当起风时,风铃嗡嗡直响,声音洪亮,城内居民及塔周附近农户都能听见,不失为一道鲜明文化现象。可惜,如今风铃不存,且一直未恢复。塔周基遍刻海水、莲花,隐喻佛生于莲,莲生于海的佛经故事。

  连珠塔拱形大门高4.5米、宽2米,石门柱及门额上雕刻有麒麟及龙、凤、鱼、人物等图案、花饰,镌刻对外一副:“七级庄严人际风云瞻气象,五峰卓秀天开图画助文明”(道光11年岁辛卯7月施南府知事吴式敏撰并书)。整个塔唯第一层最为高大,其下半部及基脚全部为巨大条块青石砌成,圆锥顶藻井花饰鲜明 ,正中原供奉佛像。从第一层至第七层有石级而上,越往上越窄越陡,除第五层只有3个门外,其它各层均有4个高l.8米、宽0.6米的拱形门,如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方开着,供游客登高远望。在第七层中央,有一根大木柱将塔刹撑起。连珠塔历经风雨,但古塔雄姿犹存,自建成之日起就成为恩施人民及外宾登宝塔欣赏古代建筑艺术、文化艺术,观恩施山城风光,了解恩施的绝好去处。站立塔顶,极目远望,恩雄山城可尽收眼底,清江划城而过,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的确给人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一览众山小”之感,令人心旷神怡。清代褚上林《登连珠塔》诗赞曰:“连珠有望与天齐,佛塔孤高出小溪。四面烟云空依傍,一城楼廓认高低。盘旋石磴携娇女,指点峰鬟话老妻。无数好山看不厌,归车已趁夕阳西。”1985年5月,曾在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鄂西特委副书记、现任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著名作家马识途登塔游览,欣然作诗曰“人高因地高,塔高因山高,塔顶凌虚歌,且啸山秀川媚何多娇!”又为连珠塔增加了一分文化色彩。

  提到塔,最早为印度佛教僧徒埋葬尸骨的坟冢,称为浮图、窣诸波、浮屠等,东汉末年开始传入我国,魏晋以后才开始称为塔,成为皈依佛法行道的建筑。封建时代定期举行佛祖会。连珠塔的建造,恩施民间另有两个传说。一说思施古时是海,后山开水池变为陆地,池水口即龙首山下清江大峡口,故建塔镇住龙首山,以免龙行山崩。另一说恩施城北有笔架山,状如笔架,险峻凶野,挡了地脉风水,难出人才,故建塔以盖之。传说是传说,事实上塔之建筑到明清时代只是佛教象征性建筑,而多为装点风景,供登塔游玩了。

  抗日战争时期,恩施是国民党湖北省省会所在地,国民党驻恩施防空指挥部认为连珠塔目标大,会被日机轰炸或成为轰炸恩施的目标,打算拆掉。“拆毁连珠塔”的消息一经传遍山城,在社会上便引起强烈反响。恩施县民众教育馆长高荷鲜邀请社会贤达胡凤偕、张翼洲、高吉甫等召开座谈会。会上,张翼洲先生慷慨陈词:“连珠塔是恩施民众用聪明智慧和血汗修建起来的,是一百多年的古建筑,万万不可拆掉,如果说它目标大,那清江桥、飞机场、施巴公路比宝塔要大得多,又怎么去拆除呢?”大家一致赞同他的远见卓识,公议不能拆除宝塔,人人有责任保护好古文物,后来防空指挥部放弃了拆毁连珠塔的打算。“张翼洲语救连珠塔”在恩施传为佳话,体现了恩施人民重文物保护的热情。

  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就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文件加强文物工作,由文化馆负责文物保护工作。据走访原恩施县文化馆文物干部张明达同志,并查阅恩施市文化馆档案而知,50年代初,连珠塔铜风铃和第三层塔神龛内泥塑菩萨被毁。1964年,湖北省文化局拨款3000元,由县文化馆对连珠塔进行了局部维修,对塔一、二层各加钢筋水泥混凝土腰箍一道,砧面粉水泥砂浆抹缝,以缓解连珠塔倾斜倒塌危险。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八角塔角上雕刻的天王大力士,石坊前后石狮石象等被当作“四旧”破除,以至于缺胳膊断腿,七零八落。

  1983年至1985年,湖北省政府拨款10万元对连珠塔进行重点维修,征地10余亩.迁移塔周围居民10户,修建了围墙、院门、石级甬道,维修了石牌坊,修建了通塔公路,安装了自来水管,开辟了小卖部、摄影部、歌舞厅等旅游配套设施,将连珠塔辟为文物旅游景点对外开放。1988年、1989年恩施自治州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相继将其公布为州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市文物管理所筹资近10万元修建了龙首亭,用青砖和鹅卵石镶嵌游道,新辟了石林和 “龙珠”、“日行一善”、“龙首山”等石刻。经过较好的保护和建设,连珠塔已成为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恩施的重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