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尔系数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恩格尔系数(Engle coefficient),西方经济学关于家庭食品开支与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关系,用以衡量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由德国统计学家E.恩格尔在《比利时工人家庭的生活费》(1895)一书中提出。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收入。它反映了人们用于食品支出的方面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体现了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水平。恩格尔通过对英、法、德和比利时等国的工人家庭调查发现,一个家庭(或个人)的收入越低,其食品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也越高,即恩格尔系数越大;反之,其比例就越低,恩格尔系数也就越小。恩格尔系数也可用来表示一个国家富裕程度与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国家越富裕,则该国的恩格尔系数就越小;反之,国家越贫穷,则该国的恩格尔系数就越大。恩格尔系数计算公式为:

恩格尔定律.gif

一般来说,家庭的消费有3个基本方面的需要:生存、享受和发展。以满足生存为唯一目的的,是生存型消费,这一阶段恩格尔系数值很大;以满足生存为主,另有一部分收入用于享受和发展的,属温饱型消费,这一阶段与前一阶段相比较,它的恩格尔系数较小;以享受和发展为主要消费支出,生存消费支出仅占小部分的,属小康型消费,这一阶段的恩格尔系数最小。联合国认为,当恩格尔系数达到0.40~0.50时,即为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