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战争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意识型态战争(Battle of ideology),是指理念、信念、意识形态或概念的冲突或分歧。

国家或政治组织,会通过这些冲突或战略,利用战略影响力来促进利益。这场冲突的“战斗空间”是目标人群的“心理”,而“武器”可以包括智囊团、电视节目、报纸文章、互联网、博客、政府正式政策文件、传统知识、外交、公共外交、广播等。

1982年6月,里根总统在英国议会发表演说称,“我现在要叙述的一项长期计划和希望是,自由和民主的前进,将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被弃置在历史的灰烬之中”,并提出美国要“举国(包括政府和私人)一致地致力于援助民主的事业”,从而吹响了向社会主义国家发动意识形态战争的号角。

英国学者弗朗西丝在《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中披露,美国通过中央情报局设立的幌子基金会很多,其中最臭名昭著的是“法弗德基金会”;以及中国学者熟悉的“亚洲基金会”“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卡内基基金会”这样的大牌基金会。在冷战期间真正帮了中央情报局大忙的是诸如福特基金会(FordFoundation)、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卡内基基金会(CarnegieFoundation)这样的大牌基金会。中央情报局往往将经费拨到这些基金会的账上,然后这些基金会再以自己的名义把钱“捐助”给中央情报局指定的对象。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宣扬美国价值观和美国生活方式,在外国培养出一批以美国是非为是非的知识精英,再通过他们去影响目标国的公共舆论和政策制定。在美国智库(基金会)等NGO的运作下,全球爆发了乌克兰“橙色革命”、吉尔吉斯斯坦发生的“黄色革命”、格鲁吉亚的“玫瑰色革命”、香港的“占领中环”等等颜色革命。

2012年11月14日,美国《华盛顿时报》发表文章,题目为:需要意识形态反恐战争(作者比尔·格茨),文章认为,打击伊斯兰圣战者的根本是:“必须从意识形态上予以反击。首先,恐怖主义威胁的性质必须得到清楚的认识,并用冷战式的信息与意识形态战予以粉碎。”“伊斯兰至上地位可以从意识形态上予以粉碎,具体办法就是实施计划揭示“基地”等圣战组织的意识形态是早些时候专制独裁和法西斯意识形态的复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