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作用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成矿作用汉语拼音:Chengkuang Zuoyong;英语:mineralization),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使分散存在的有用物质(化学元素、矿物、化合物)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富集而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

分类

  成矿作用复杂多样,通常按成矿的地质环境、能量来源和作用方式划分为内生成矿作用、外生成矿作用和变质成矿作用,并相应地划分为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和变质矿床等3种基本成因类型。研究成矿作用和矿床成因类型对认识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分布规律,指导矿产勘查和矿山开发有重要意义。

  内生成矿作用主要由于地球内部能量包括热能、动能、化学能等的作用,导致在地壳内部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内生成矿作用是在较高温度和较大压力条件下进行的。按其含矿流体性质和物理化学条件不同,可分为:

  ①岩浆成矿作用。在岩浆的分异和结晶过程中,有用组分聚集成矿,形成岩浆矿床。

  ②伟晶成矿作用。富含挥发组分的熔浆,经过结晶分异和气液交代,使有用组分聚集形成伟晶岩矿床。

  ③接触交代成矿作用。在火成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上,由于气液的交代作用而形成接触交代矿床。

  ④热液成矿作用。在含矿热液活动过程中,使有用组分在一定的构造、岩石环境中富集,形成热液矿床。

  外生成矿作用在地壳表层,主要在太阳能影响下,在岩石、水、大气和生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使成矿物质聚集的各种地质作用。外生成矿是在地表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但在火山和温泉区,有大量地内热能和地内物质参加作用,因而成矿温度较高,物质组分也较复杂。外生成矿作用可分为:风化成矿作用(形成风化矿床)、沉积成矿作用(形成沉积矿床)。

  变质成矿作用指在区域变质过程中发生的成矿作用或使原有矿床发生变质改造的作用,其所形成的矿床为变质矿床。变质成矿作用发生在地壳内部,成矿的温度和压力较高。就本质看,变质成矿作用是内生作用的一种,其特点是成矿物质的迁移、富集或改造基本上是在原有含矿岩系中进行的。

  3大类矿床间互有联系,如有些热液矿床是在岩浆水与下渗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下形成,而火山-沉积矿床则是火山活动和沉积作用的共同产物。有些矿床则是多种成矿作用重叠的结果,如层控矿床常是内生成矿作用和外生成矿作用叠加而形成的。

展望

  成矿作用研究是在矿床现场观察、实验室测试、成矿实验模拟、物探、化探、工程揭露等所获得的大量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的系统研究工作。它涉及地球科学的各个领域,因此整个地质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将促进成矿作用研究的深入。当前,生物成矿作用、低温成矿作用、构造成矿作用、行星成矿作用是引人注目的课题。成矿作用的定量化研究也已经提上日程。加强对成矿作用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结合研究,对深入认识成矿机理有重要意义。从系统观点分析,成矿作用是复杂多样的地质作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矿床是岩石圈演化发展过程中的特定产物,因此,只有全面认识上地幔、地壳、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的发生,演化及其相互作用对矿床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与影响,才有可能深入理解成矿作用的实质及其随时间、空间变化而发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