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兵曹胡马诗”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6行: 第16行:
  
 
兵曹:即兵曹参军,唐代官名,辅佐府的长官管理军事。
 
兵曹:即兵曹参军,唐代官名,辅佐府的长官管理军事。
 +
 +
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是唐代州府中掌官军防、驿传等事的小官。房兵曹,不详为何人。胡:此指西域。
 +
 +
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是唐代州府中掌官军防、驿传等事的官员。房兵曹:诗人朋友。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注家一般认为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或二十九年(741年),正值杜甫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注家一般认为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或二十九年(741年),正值杜甫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
第25行: 第29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
房兵曹这匹马是著名的大宛马,精瘦的筋骨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span><br>
+
(房兵曹的)这一匹马是著名的大宛马(要说胡人的马还是大宛最有名),骨骼棱角分明如刀锋,清瘦俊美。</span><br>
  胡马:泛指产在西北民族地区的马。胡:古代对北方边地与西域民族的泛称。<br>
+
  胡马:西域的马。胡:古代对北方边地与西域民族的泛称。《史记》:“初,天子得乌孙马,号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宛马曰天马。”<br>
  大宛(yuān):西域国名,产良马著称。<br>
+
  大宛名:著名的大宛马。大宛(yuān):西域国名,产良马著称。其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br>
 
  锋棱(léng):骨头棱起,好似刀锋。形容骏马骨骼劲挺。<br>
 
  锋棱(léng):骨头棱起,好似刀锋。形容骏马骨骼劲挺。<br>
  瘦骨:形容马的肢体强壮而不肥。。<br>
+
  瘦骨:形容马的肢体强壮而不肥。<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
两耳尖峭,好像斜削的竹筒;跑起来四蹄轻快,犹如卷动的劲风。</span><br>
+
(它的)两耳如斜削的竹片一样尖锐(像刀劈开的竹筒一样尖锐),奔跑起来四蹄生风,疾速轻盈。</span><br>
  竹批:马的双耳像斜削的竹筒一样竖立着。古人认为这是千里马的标志。批:割,削。<br>
+
  竹批:马的双耳像斜削的竹筒一样竖立着。古人认为这是千里马的标志。贾思勰《齐民要术》,“马耳欲小而锐,状如斩竹筒。”黄注:“批竹,即《马经》削筒。批,削也。”<br>
  峻:。<br>
+
  双耳峻:是良马的特征之一。峻:峻峭,尖锐。<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
所向之地,不存在漫长的里程;可谓千里一步,真可托之以生命。</span><br>
+
所向无阻,不怕路途遥远,真可将生死托付于它。</span><br>
  无空阔:意指任何地方都能奔腾而过。<br>
+
  无空阔:意指任何地方都能奔腾而过,不以道路的空阔辽远为难。<br>
  真堪:真的可以。<br>
+
  真堪:真的可以。堪:可以,能够。<br>
 
  托死生:把生命都交付给它。<br>
 
  托死生:把生命都交付给它。<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
拥有如此善于奔腾快捷的良马,足可以横行万里之外,为国立功。</span><br>
+
拥有如此奔腾快捷(堪托死生)的良马,足可以横行万里之外,为国立功。</span><br>
 
  骁腾:骏马奔驰飞腾。骁(xiāo):勇猛矫健。<br>
 
  骁腾:骏马奔驰飞腾。骁(xiāo):勇猛矫健。<br>
 
  横行:纵横驰骋,所向无阻。<br>
 
  横行:纵横驰骋,所向无阻。<br>
第54行: 第58行:
  
 
《房兵曹胡马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用传神之笔描绘了一匹神清骨峻、驰骋万里的“胡马”,借此期望房兵曹为国建立功业,表达了诗人刚毅勇决的性格和驰骋风云的远大理想。全诗风格超迈遒劲,豪放乐观,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
 
《房兵曹胡马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用传神之笔描绘了一匹神清骨峻、驰骋万里的“胡马”,借此期望房兵曹为国建立功业,表达了诗人刚毅勇决的性格和驰骋风云的远大理想。全诗风格超迈遒劲,豪放乐观,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
 +
 +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杜甫本来善于骑马,也很爱马,写过不少咏马诗。此诗的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
 +
 +
房兵曹,未详何人。以旧次先后,当在开元二十八九年间。【朱注】《唐书》:诸卫府州,各有兵曹参军事。
  
 
兵曹:即兵曹参军,唐代官名,辅佐府的长官管理军事。
 
兵曹:即兵曹参军,唐代官名,辅佐府的长官管理军事。
第59行: 第67行: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注家一般认为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或二十九年(741年),正值杜甫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注家一般认为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或二十九年(741年),正值杜甫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
  
 +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注家一般认为作于开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正值诗人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诗的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
  
 
此诗分前后两部分。
 
此诗分前后两部分。
  
 +
诗的前四句写马的外形动态,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颈联承上奔马而来,写它纵横驰骋,历块过都,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赖。这里看似写马,实是写人,这难道不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的形象吗?尾联先用“骁腾有如此”总挽上文,对马作概括,最后宕开一句:“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这一联收得拢,也放得开,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盛唐时代国力的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骏马来表现确是最合适不过了。这和后期杜甫通过对病马的悲悯来表现忧国之情,真不可同日而语。
 +
 +
黄生曰,上半写马之状,下半赞马之才,结归房君,此作者诗法。张耒曰:马以神气清劲为佳,不在多肉。故云“锋稜瘦骨成”。无空阔,能越涧注坡。托死生,可临危脱险。下句蒙上,是走马对法。张綖曰:此四十字中,其种其相,其才其德,无所不备,而形容痛快,凡笔望一字不可得。
 +
 +
 +
前面四句正面写马,是实写。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它来自大宛(汉代西域的国名,素以产“汗血马”著称),自然非凡马可比。接着,对马作了形象的刻画。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提出“六法”,第一为“气韵生动”,第二即是“骨法用笔”,这是作为气韵生动的首要条件提出来的。所谓“骨法”,就是要写出对象的风度、气格。杜甫写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接着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这也是良马的一个特征。至此,骏马的昂藏不凡已跃然纸上了,我们似见其咴咴喷气、跃跃欲试的情状,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象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诗人刻画细致,维妙逼真。颔联两句以“二二一”的节奏,突出每句的最后一字:“峻”写马的气概,“轻”写它的疾驰,都显示出诗人的匠心。这一部分写马的风骨,用的是大笔勾勒的方法,不必要的细节一概略去,只写其骨相、双耳和奔驰之态,因为这三者最能体现马的特色。正如张彦远评画所云:“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历代名画记》)这就是所谓“写意传神”。
  
 
前面四句正面写马的外形动态,是实写,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接着,对马作了形象的刻画。首联开门见山地交代了良马的产地和独特的外形。马是大宛名马,外形瘦骨棱棱。杜甫写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颔联进一步描写此马的关键部位的特征。接着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骏马的昂藏不凡已跃然纸上了,似见其咴咴喷气、跃跃欲试的情状,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象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诗人刻画细致,维妙逼真。颔联两句以“二二一”的节奏,突出每句的最后一字:“峻”写马的气概,“轻”写它的疾驰,都显示出诗人的匠心。这一部分写马的风骨,用的是大笔勾勒的方法,不必要的细节一概略去,只写其骨相、双耳和奔驰之态,因为这三者最能体现马的特色。
 
前面四句正面写马的外形动态,是实写,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接着,对马作了形象的刻画。首联开门见山地交代了良马的产地和独特的外形。马是大宛名马,外形瘦骨棱棱。杜甫写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颔联进一步描写此马的关键部位的特征。接着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骏马的昂藏不凡已跃然纸上了,似见其咴咴喷气、跃跃欲试的情状,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象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诗人刻画细致,维妙逼真。颔联两句以“二二一”的节奏,突出每句的最后一字:“峻”写马的气概,“轻”写它的疾驰,都显示出诗人的匠心。这一部分写马的风骨,用的是大笔勾勒的方法,不必要的细节一概略去,只写其骨相、双耳和奔驰之态,因为这三者最能体现马的特色。
第73行: 第88行:
  
 
杜甫此诗将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在写马中也写人,写人又离不开写马,这样一方面赋予马以活的灵魂,用人的精神进一步将马写活;另一方面写人有马的品格,人的情志也有了形象的表现。这首咏物诗它做到了既在物之内,又出于物之外,全诗看似写马,但通过赞马却表达了作者的胸襟和抱负。
 
杜甫此诗将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在写马中也写人,写人又离不开写马,这样一方面赋予马以活的灵魂,用人的精神进一步将马写活;另一方面写人有马的品格,人的情志也有了形象的表现。这首咏物诗它做到了既在物之内,又出于物之外,全诗看似写马,但通过赞马却表达了作者的胸襟和抱负。
 +
 +
杜甫此诗将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在写马中也写人,写人又离不开写马,这样一方面赋予马以活的灵魂,用人的精神进一步将马写活;另一方面写人有马的品格,人的情志也有了形象的表现。前人讲“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则粘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钱泳《履园谈诗》),这个要求杜甫是做到了。  
  
  
第97行: 第114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逐句释义:</span>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试题精选:</span>
 +
 
 +
8.“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5分)
 +
 
 +
9.此诗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
 
 +
8.“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2分);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1分)。从骑 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像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2分)。
 +
 
 +
9.前四句写眼前马的外形动态,是实写。诗人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2分);后四句是诗人的合理推想,是虚写,表现出马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2分)实虚结合,形神兼备,拓展诗歌意境,既能更好凸显马之精神,也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2分)
 +
 
 +
2、“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
 
 +
  “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像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
 +
 
 +
  3、此诗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
 
 +
  前四句写眼前马的外形动态,是实写。诗人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后四句是诗人的合理推想,是虚写,表现出马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实虚结合,形神兼备,拓展诗歌意境,既能更好凸显马之精神,也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
 
 +
  4、诗歌前四句以()、()两个极传神的动词,勾勒了骏马凌厉奔驰的雄姿。
 +
 
 +
  批、入
 +
 
 +
  5、诗歌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诗人以托物言志的手法,想要借马表达()。
 +
 
 +
  表达诗人积极进取、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感。
 +
 
 +
 
 +
 
 +
 
 +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首联开门见山,出句交代胡马产地;对句描写胡马骨相,从外形上勾勒其神峻的轮廓。
 +
 
 +
B.颔联“批”和“入”两词使用传神,“批”写马的双耳直竖,“入”写出马奔驰的雄姿。
 +
 
 +
C.颈联紧承上联,继续实写胡马外在特征,“所向无空阔”与“关山度若飞”意思接近。
 +
 
 +
D.尾联是全诗的“主旨”所在,用 “骁腾有如此”对马作了概括,最后一句开拓了意境。
 +
 
 +
15.这首诗有什么含意?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6分)
 +
 
 +
 +
 
 +
阅读答案:
 +
 
 +
14.C  “继续实写胡马外在特征”错,而是“虚写马的内在品格”
 +
 
 +
15.含意:①本诗通过描写一匹拥有不凡外形和忠诚勇猛品格的胡马(诗歌内容2分)
 +
 
 +
表达了诗人期望房兵曹骑着它驰骋万里,为国立功,(对友人的期望1分)
 +
 
 +
寄托了诗人自己锐意进取、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自我的情志1分)
 +
 
 +
手法:②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2分,答其它手法不给分)
 +
 
  
  

2020年2月13日 (四) 20:43的版本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扩展80首》、《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4-6年级)

房兵曹胡马诗

唐 ·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诗题与背景:

  《房兵曹胡马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用传神之笔描绘了一匹神清骨峻、驰骋万里的“胡马”,借此期望房兵曹为国建立功业,表达了诗人刚毅勇决的性格和驰骋风云的远大理想。全诗风格超迈遒劲,豪放乐观,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

兵曹:即兵曹参军,唐代官名,辅佐府的长官管理军事。

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是唐代州府中掌官军防、驿传等事的小官。房兵曹,不详为何人。胡:此指西域。

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是唐代州府中掌官军防、驿传等事的官员。房兵曹:诗人朋友。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注家一般认为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或二十九年(741年),正值杜甫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



逐句释义: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房兵曹的)这一匹马是著名的大宛马(要说胡人的马还是大宛最有名),骨骼棱角分明如刀锋,清瘦俊美。
  胡马:西域的马。胡:古代对北方边地与西域民族的泛称。《史记》:“初,天子得乌孙马,号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宛马曰天马。”
  大宛名:著名的大宛马。大宛(yuān):西域国名,产良马著称。其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
  锋棱(léng):骨头棱起,好似刀锋。形容骏马骨骼劲挺。
  瘦骨:形容马的肢体强壮而不肥。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它的)两耳如斜削的竹片一样尖锐(像刀劈开的竹筒一样尖锐),奔跑起来四蹄生风,疾速轻盈。
  竹批:马的双耳像斜削的竹筒一样竖立着。古人认为这是千里马的标志。贾思勰《齐民要术》,“马耳欲小而锐,状如斩竹筒。”黄注:“批竹,即《马经》削筒。批,削也。”
  双耳峻:是良马的特征之一。峻:峻峭,尖锐。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所向无阻,不怕路途遥远,真可将生死托付于它。
  无空阔:意指任何地方都能奔腾而过,不以道路的空阔辽远为难。
  真堪:真的可以。堪:可以,能够。
  托死生:把生命都交付给它。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拥有如此奔腾快捷(堪托死生)的良马,足可以横行万里之外,为国立功。
  骁腾:骏马奔驰飞腾。骁(xiāo):勇猛矫健。
  横行:纵横驰骋,所向无阻。


从军行 其二 参考图


作品赏析:

《房兵曹胡马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用传神之笔描绘了一匹神清骨峻、驰骋万里的“胡马”,借此期望房兵曹为国建立功业,表达了诗人刚毅勇决的性格和驰骋风云的远大理想。全诗风格超迈遒劲,豪放乐观,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杜甫本来善于骑马,也很爱马,写过不少咏马诗。此诗的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

房兵曹,未详何人。以旧次先后,当在开元二十八九年间。【朱注】《唐书》:诸卫府州,各有兵曹参军事。

兵曹:即兵曹参军,唐代官名,辅佐府的长官管理军事。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注家一般认为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或二十九年(741年),正值杜甫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注家一般认为作于开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正值诗人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诗的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

此诗分前后两部分。

诗的前四句写马的外形动态,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颈联承上奔马而来,写它纵横驰骋,历块过都,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赖。这里看似写马,实是写人,这难道不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勇敢的将士、侠义的豪杰的形象吗?尾联先用“骁腾有如此”总挽上文,对马作概括,最后宕开一句:“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这一联收得拢,也放得开,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盛唐时代国力的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骏马来表现确是最合适不过了。这和后期杜甫通过对病马的悲悯来表现忧国之情,真不可同日而语。

黄生曰,上半写马之状,下半赞马之才,结归房君,此作者诗法。张耒曰:马以神气清劲为佳,不在多肉。故云“锋稜瘦骨成”。无空阔,能越涧注坡。托死生,可临危脱险。下句蒙上,是走马对法。张綖曰:此四十字中,其种其相,其才其德,无所不备,而形容痛快,凡笔望一字不可得。


前面四句正面写马,是实写。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它来自大宛(汉代西域的国名,素以产“汗血马”著称),自然非凡马可比。接着,对马作了形象的刻画。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提出“六法”,第一为“气韵生动”,第二即是“骨法用笔”,这是作为气韵生动的首要条件提出来的。所谓“骨法”,就是要写出对象的风度、气格。杜甫写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接着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这也是良马的一个特征。至此,骏马的昂藏不凡已跃然纸上了,我们似见其咴咴喷气、跃跃欲试的情状,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象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诗人刻画细致,维妙逼真。颔联两句以“二二一”的节奏,突出每句的最后一字:“峻”写马的气概,“轻”写它的疾驰,都显示出诗人的匠心。这一部分写马的风骨,用的是大笔勾勒的方法,不必要的细节一概略去,只写其骨相、双耳和奔驰之态,因为这三者最能体现马的特色。正如张彦远评画所云:“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历代名画记》)这就是所谓“写意传神”。

前面四句正面写马的外形动态,是实写,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接着,对马作了形象的刻画。首联开门见山地交代了良马的产地和独特的外形。马是大宛名马,外形瘦骨棱棱。杜甫写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颔联进一步描写此马的关键部位的特征。接着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骏马的昂藏不凡已跃然纸上了,似见其咴咴喷气、跃跃欲试的情状,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象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诗人刻画细致,维妙逼真。颔联两句以“二二一”的节奏,突出每句的最后一字:“峻”写马的气概,“轻”写它的疾驰,都显示出诗人的匠心。这一部分写马的风骨,用的是大笔勾勒的方法,不必要的细节一概略去,只写其骨相、双耳和奔驰之态,因为这三者最能体现马的特色。



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了抒情。颈联句承上奔马而来,写它纵横驰骋,历块过都,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就足以使人信赖。这里看似写马,实是写人。尾联先用“骁腾有如此”总挽上文,对马作概括,最后宕开一句:“万里可横行”,包含着无尽的期望和抱负,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盛唐时代国力的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这和后期杜甫通过对病马的悲悯来表现忧国之情,不可同日而语。


杜甫此诗将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在写马中也写人,写人又离不开写马,这样一方面赋予马以活的灵魂,用人的精神进一步将马写活;另一方面写人有马的品格,人的情志也有了形象的表现。这首咏物诗它做到了既在物之内,又出于物之外,全诗看似写马,但通过赞马却表达了作者的胸襟和抱负。

杜甫此诗将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在写马中也写人,写人又离不开写马,这样一方面赋予马以活的灵魂,用人的精神进一步将马写活;另一方面写人有马的品格,人的情志也有了形象的表现。前人讲“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则粘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钱泳《履园谈诗》),这个要求杜甫是做到了。  


名家点评:

明代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唐云:咏物诗最雄浑者。

明代王嗣奭《杜臆》:“风入四蹄轻”,语俊。“真堪托死生”,咏马德极矣。……“万里横行”则并及兵曹。

清代黄生《杜诗说》:“有如此”三字,挽得有力(“骁腾”句下)。期房立功万里之外。结处必见主人,此唐贤一定之法(末句下)。

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张鋋曰:此四十字中,其种其相,其才其德,无所不备,而形容痛快,凡笔望一字不可得。赵汸曰:前辈言咏物诗,戒粘皮着骨。公此诗,前言胡马骨相之异,后言其骁腾无比,而词语矫健豪纵,飞行万里之势,如在目中。所谓索之骤黄牝牡之外者。区区模写体贴,以为咏物者,何足语此!

清代查慎行《初白庵诗话》:“竹批”句小巧,对得飘忽,五、六,便觉神旺气高。

清代叶矫然《龙性堂诗话初集》:少陵咏马及题画马诸诗,写生神妙,直空千古,使后人无复着手处。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句束住(“骁腾”句下)。前半论骨相,后半并及性情。“万里横行”指房兵曹,方不粘著题面。

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五言律亦可施议论断制,如少陵“胡马大宛名”一首,前四句写马之形状,是叙事也;“所向”二句,写出性情,是议论也;“骁腾”一句勒;“万里”一句断。此真大手笔。虽不易学,然须知有此境界。

近代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冯舒:落句似复,冯班:力能扛鼎,势可拔山。何义门:第五、马之力;第六,马之德。纪昀:后四句撇手游行,不局于题,妙。仍是题所应有,如此乃可以咏物。无名氏(甲):凡经少陵刻画,便成典故,堪与《史》、《汉》并称。


试题精选:

8.“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5分)

9.此诗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8.“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2分);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1分)。从骑 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像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2分)。

9.前四句写眼前马的外形动态,是实写。诗人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2分);后四句是诗人的合理推想,是虚写,表现出马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2分)实虚结合,形神兼备,拓展诗歌意境,既能更好凸显马之精神,也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2分)

2、“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像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

  3、此诗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前四句写眼前马的外形动态,是实写。诗人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后四句是诗人的合理推想,是虚写,表现出马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实虚结合,形神兼备,拓展诗歌意境,既能更好凸显马之精神,也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4、诗歌前四句以()、()两个极传神的动词,勾勒了骏马凌厉奔驰的雄姿。

  批、入

  5、诗歌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诗人以托物言志的手法,想要借马表达()。

  表达诗人积极进取、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开门见山,出句交代胡马产地;对句描写胡马骨相,从外形上勾勒其神峻的轮廓。

B.颔联“批”和“入”两词使用传神,“批”写马的双耳直竖,“入”写出马奔驰的雄姿。

C.颈联紧承上联,继续实写胡马外在特征,“所向无空阔”与“关山度若飞”意思接近。

D.尾联是全诗的“主旨”所在,用 “骁腾有如此”对马作了概括,最后一句开拓了意境。

15.这首诗有什么含意?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6分)


阅读答案:

14.C “继续实写胡马外在特征”错,而是“虚写马的内在品格”

15.含意:①本诗通过描写一匹拥有不凡外形和忠诚勇猛品格的胡马(诗歌内容2分)

表达了诗人期望房兵曹骑着它驰骋万里,为国立功,(对友人的期望1分)

寄托了诗人自己锐意进取、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自我的情志1分)

手法:②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2分,答其它手法不给分)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