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南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扶南汉语拼音:Fu nan;英语:Funan),柬埔寨古代国家。又称夫南、跋南,意为圣山。扶南国即山国的意思。旧说扶南乃中国命名,意为扶掖南方。本土在湄公河中下游。其领土包括今柬埔寨以及越南南部、泰国东南部一带,鼎盛时达老挝南部、泰国西部乃至马来半岛南端。最初的都城名谷特洛,意为特洛大陆,即中国古书译称的特牧城,位于今波萝勉省的巴普农县。

  公元1世纪 ,女王柳叶治理扶南,后与来自印度建志(今康志维南)的混填结婚。混填与柳叶生子分王七邑,建立父子相承的家天下,3世纪盘况以计谋攻并诸邑,另派自己的子孙分治各地。盘况死,立中子盘盘为王,国事委大将范蔓(又称范师蔓)。盘盘死后,范蔓自立称王,号扶南大王。范蔓智勇多谋,征服邻近各国,又远征马来半岛的各国。他在位期间,已有文字,国家已经形成。后范蔓病危时,其外甥范旃诱杀太子金生,篡位自立。3 世纪中叶,范蔓幼子长杀旃复仇。但长又被旃部将范寻所杀。范寻自立为王。

  约4世纪末,有一印度婆罗门,名陈如二世,假托神语“应王扶南”。他登上扶南王位之后,“复改制度,用天竺法”。倡导婆罗门教,把都城谷特洛改用梵名毗耶陀普拉。憍陈如二世之后,继位的是持梨陀跋摩和憍陈如·阇耶跋摩。514年憍陈如·阇耶跋摩“庶子律陀罗跋摩杀其嫡弟自立”,国内纷争内讧,扶南逐渐衰微,各属国纷纷脱离羁绊,中国 唐贞观年间真腊完全吞并扶南。柬埔寨历史由此进入了真腊时代。

  扶南四季气候调和 ,盛产稻米,有金、银、铜、锡、金刚石等矿产,还有沉香木、象牙、孔雀、五色鹦鹉石以及林木等物产。扶南地扼东西方海上交通要冲,海外贸易和航海业相当发达。扶南大舶频繁来往于中国、印度和地中海沿岸之间。

  扶南人把来自印度的文化同本国的传统相结合,形成了扶南文化。扶南的佛教、婆罗门教、塞迦历、文字等,都源于印度。

  225年(中国三国吴黄武四年),扶南首次遣使访问中国的孙吴政权。243年(吴赤乌六年),范旃又遣使聘问。吴大帝孙权也遣朱应、康泰到扶南访问。504年(中国梁天监三年),梁武帝授扶南国王憍陈如·阇耶跋摩以安南将军、扶南王之号。扶南乐在三国时传入中国,隋代和唐初被列为九部乐之一。南北朝时期,扶南僧人来华在扶南馆等处译经,番禺的佛寺中曾供有扶南国所造石像。6 世纪下半期,真腊崛起,扶南的都城南徙,与中国的来往渐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