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体系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政治体系英语:political system),特定社会的政治生活形式,全体公民行使公共权威的组织和关系的总和。“政治体系”一词是在国家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国家干预的深入和政治科学的发展,一些西方政治学者开始对“国家”概念提出质疑,认为“国家”概念过于抽象和模糊不清,而且意识形态色彩太浓厚,不利于政治学的科学化。1953年,美国政治学者D.伊斯顿在《政治体系》一书中首先使用了“政治体系”一词,以取代“国家”的概念。这一新术语一度取代“国家”而成为具有支配地位的政治学概念。

“国家”概念局限于法律和机构的意义,过于狭窄和静态化,无法涵盖一切政治关系,也无法引导人们对政治过程进行研究,对政治现象的社会基础加以合理解释。“政治体系”的概念则涉及社会内部政治活动的全部范围,不仅包括政府机构,而且包括所有与政治有关的组织和结构。

“政治体系”概念淡化了“国家”概念的意识形态色彩,不再探讨国家本质的问题,而是从政治体系的内涵出发,将政治活动视为政治体系中各政治主体交互作用的结果。将公共权威的活动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相应地采取动态研究的方法,集中探讨政治体制的结构、功能、过程、政策等经验事实。“政治体系”概念的兴起,与政治科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政治科学的发展催生了“政治体系”概念,“政治体系”概念则强化了政治科学的研究。

政治体系首先是一个系统,其基本条件就是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必须具有相互依存性,一旦某个组成部分发生变化,其他所有的组成部分乃至整个体系都会受到影响。政治体系中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法院、政党、利益集团、选民之间都存在资源交换的互动过程。政治体系又不同于经济系统、文化系统等其他社会系统,其特殊性就在于政治体系总是与合法的强制力量联系在一起,它将系统中所有组织、机构和成员的愿望、意见加以整合并形成具有约束力的决定。政治体系的制度政策依靠强制力加以支持。

政治体系强调政治领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政治体系总是存在一定的边界,即局限在垄断合法强制力的范围之内。一切政治体系都与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对国内经济、自然环境和资源、文化教育等产生影响,反过来也取决于后者的资源供给。同时,国际贸易、外交、战争和文化交流也会使不同的政治体系发生相互作用。以政治体系为中心的政治学研究就要集中探讨不同政治体系、政治体系与其他社会体系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对政治现象的社会基础作出相应的解释。

“政治体系”概念的提出和运用,深化了对国家活动的认识,使理论探究与政治活动结合起来。但是,“政治体系”概念也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如忽视对国家的本质的探讨,而将各种政治体系的区别局限在结构与功能的差别上;倡导以社会为中心而不是以国家为中心研究政治现象,忽略了国家对社会的独立性和支配性;“政治体系”的边界模糊反而使政治体系研究丧失了科学性,等等。因此,20世纪70年代末,以T.斯科克波尔和E.诺德林格等为代表的西方政治学者认为“国家”概念乃是不可替代的,“国家”概念重回政治学者的视野之中。

参见


→ 学科目录: 政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