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救赎论( soteriology),基督教基本教义之一,亦属基督教神学重要课题,又译“救恩论”。soteriology的希腊文词根是soteria和logos,意为“拯救”和“言语、道理、论说”。此教义内容是:上帝圣父遣圣子降世,流血牺牲,以作赎价,救世人脱离罪恶,使信者获得永生。由于基督教神学在这方面的论述主要涉及基督在世的事工作为,故也可归于基督论这一分支学科。

关于基督如何完成救世使命,东正教强调是通过他的道成肉身,使信他的人产生一种神秘变化,其中的人性被神性吸收,如亚大纳西所言,“基督成为人,使我们能成为神”。天主教和新教则强调基督的救赎是促使上帝与人的关系发生变化,其中一种理论认为是基督的牺牲改变了上帝对人的态度,称客观救赎论;另一种理论认为是基督的生与死作为榜样,感动世人,使人改变对上帝的态度,生活发生变化,导致神人和解,称主观救赎论。

客观救赎论在历史上有几种主要的形式:①“赎金说”把基督之死解释为赎金,将人从魔鬼辖制之下赎回释放;②“胜魔说”强调基督以复活战胜魔鬼,使之丧失对被俘者(罪人)的统治;③“满足说”又称“补偿说”,谓世人犯罪,按上帝的“公义”或“正义”,应予惩罚,否则须有适当补偿以满足上帝的公义所需,基督作为上帝之子和无罪之人,代人受死,即满足此一要求。类似的说法还有“代刑说”、“统治权说”和“献祭说”。

主观救赎论的典型是“道德感化说”,谓基督之舍己显示上帝的圣爱,感动世人悔罪归向上帝,遂获赦罪的效果。此说认为上帝慈爱的本性永不改变,改变态度导致救赎者,不是上帝而是世人。其最著名的倡导者为12世纪的P.阿贝拉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