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未来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教育未来学(educational futurology),研究教育的发展趋势,并预测未来教育的一门学科。教育科学的新兴分支学科之一。它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和要求,对未来教育的规模、结构、管理、内容、方法和技术等进行预测,为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沿革

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的急速变化,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它使人们提出了对未来世界进行探索和预测的要求。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预测未来社会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和工具。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预测未来的思想从哲学理论中分化出来,并转向应用研究,于是出现了未来学。全面的社会预测要求对未来教育也进行预测,同时,部分西方学者为寻求通过改进教育以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便借助未来学的预测方法探讨未来教育的模式,从而使教育未来学的学科体系逐步形成。

研究内容

涉及未来教育的各个方面,主要有:①分析和预测未来社会的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包括政治制度、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等)及其发展水平对教育的总体影响。②分析和预测未来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对教育的影响和要求。③研究在未来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这种发展的方针政策。④利用人口预测的成果及方法,预测未来的学龄人口及其构成,以确定教育发展的大致规模和结构。⑤预测在终身教育原则指导下未来教育制度的变化趋势,探讨未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的途径。⑥应用现代教学论、课程论、心理学和其他有关学科的最新成果,研究未来课程的设计和教育内容的更新。⑦预测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科学地应用技术的最佳方式。

教育未来预测方法和分期

①建立在逻辑思维、分析判断基础上的"定性"分析法;②运用大量数据的“定量”分析法,即利用统计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人口学、运筹学、高等数学等学科的方法论,通过数字、方程、图表、模型、计算机模拟等进行预测。在上述两类方法中,应用较广的有趋势外推法、特尔斐法、关连树法、未来情景设想法、类推法等。

预测的分期一般分为3种:①短期预测(10年以内),②中期预测(20~25年),③远期预测(25年以上乃至千年)。很多国家的教育未来学学者大多致力于对公元2000年时的教育预测。教育未来研究有长远意义和现实意义。其主要作用是为教育决策者制订短期、中期、远期的教育发展规划及其政策服务,为他们提供有关学龄人口、人才需求、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诸方面的科学预测和选择方案;同时,根据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新倾向,预测它们的未来后果,以避免因盲目性引起的工作失误。

研究状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教育未来学的研究,组织了专题计划活动,举行了多次国际讨论会,出版了不少有关教育未来发展问题的专著。"世界未来学会"、“罗马俱乐部”、“国际未来可能性协会”、“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人类2000年国际协会”等国际未来研究组织也都开展了教育未来预测活动。在美国、苏联、英国、法国、联邦德国、荷兰、日本、印度等国家,研究教育未来的活动日益活跃,不仅有多种学科的学者进行专门研究,在一些大学还开设了多种未来问题课程,有些大学还授予未来学研究学位。

马克思主义重视科学预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在对未来世界的预见是在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K.马克思、F.恩格斯在论述共产主义制度必然胜利的同时,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教育的基本设想,认为那时的教育,将摆脱剥削阶级影响,担负起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任务。中国对教育未来学的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有分析地吸取外国教育未来学研究中有科学价值的理论和方法。中国着重研究本国教育发展的趋势,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教育提出的新课题,研究建立和完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中的各方面问题,对未来的教育进行预测,为国家制订教育规划和教育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并进行科学的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