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改革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文字改革( language planning),文字和语言的有计划地发展,以适应现代需要为目的。又称语文现代化。文字改革运动始于明治维新前后的日本和甲午战争前后的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新兴国家需要建设和改革语文,兴起一门学问,称作语言计划,又译语文规划,研究语文发展的规律和具体问题。

中国的文字改革

汉族的文字改革又称汉字改革。清末以来,经历了 切音字运动 、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 注音字母运动 、国语罗马字运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手头字运动。这一系列运动的要求可以归纳为4个方面:语言的共同化、文体的口语化、文字的简便化和表音的字母化。

语言的共同化

方言复杂的汉族,需要一种大家通用的共同语。孔子时代有雅言,后来历代有通语,明清时代有官话。但是一向以方言为主、官话为副,文字相同、读音各异。官话没有严格的标准音,使用者只有少数人,主要是官吏和行商。现代社会需要标准明确的规范化共同语,普及共同语是实行全民义务教育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工程。民国初年,尝试以多数省份的汉字共同读音为标准,1924年改为以一般北京人的语音为标准。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把国语改称普通话,定义为: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1982年宪法规定,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台湾仍称“国语”,1945年后普及了“国语”。新加坡改称华语,独立后在华人中间普及了华语。

文体的口语化

文明古国都有书面语(文言)和口语(白话)的矛盾,阻碍思想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清末维新运动改良派人士提出“我手写我口”。1919年掀起以白话文运动为先导的五四运动。白话取代文言成为文学的正宗。20世纪50年代,“等因奉此”的公文程式改为口语格式。报纸的半文半白“新闻体”改为大众容易看懂的白话文。直行排印改为横行排印,以便配合科技术语和数学公式。

文字的简便化

汉字笔画繁、字数多、读音乱、检索难,清末开始提倡简化汉字,要求定形、定量、定音、定序。①定形:异体字要统一,印刷体和手写体要接近,要以清晰、易认、易写的简体字为规范。上海在1935年掀起手头字运动,选定300多个手头常写的简体字,在15种杂志上公开使用。同年,南京政府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包含324个社会上比较通行的简体字,但次年遭到反对就收回了。1956年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简化字初次得到正式推行。方案规定515个简化字和54个简化偏旁,后来类推成为《简化字总表》,共2 235字。简化字大都是“古已有之”,这时候把俗体提升为正体,在中国大陆已经普遍应用于教科书、报纸和杂志。但是马路两旁招牌等的所谓社会用字仍繁简并用,没有统一。②定量:字数太多,字无定量,是汉字难学难用的主要原因。在难以减少字数的情况下,可以用分层方法,降低学习和使用的难度。分为常用汉字(3 500字)和通用汉字(7 000字)两个层次,前者用于小学教育,后者用于一般出版物。此外,罕用的汉字则多用于古籍等出版物。③定音:民国初年,开始实行汉字的读音统一。字典一律用字母注明标准读音,代替反切。后来进行普通话审音工作,统一异读词的读音。④定序:部首法和笔画法都难于适应自动快速检索的需要。1918年公布注音字母后,开始利用音序法。1958年公布《汉语拼音方案》后,一些大型出版物也采用拼音字母音序法排列正文。

表音的字母化

汉字积累到6万之多,十分需要一套理想的注音字母。反切法不利于识字教育。1918年制订以古汉字为基础的注音字母,开始表音的字母化。1928年公布“国语”罗马字,采用国际通用字母。1958年公布《汉语拼音方案》,继承和更新“国语”罗马字。1982年《汉语拼音方案》得到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通过,成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ISO 7089)。

少数民族文字的创造和改革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使用30多种文字。20世纪50年代以来,给没有文字而需要文字的民族创制文字,对应用不便的文字进行修订或改革。壮族的拉丁字母新文字已经印上人民币。

世界诸国的文字改革

主要有以下国家:

日本

实行文字改革早于中国。相传公元4~5世纪汉字传入日本。8世纪,日本利用汉字书写日语,形成万叶假名。10世纪,简化汉字成为片假名和平假名。15世纪,形成汉字和假名的混合文字,一直用到今天。1868年明治维新,进行文字改革:普及国语,文学文体从文言改为白话,假名规范化,制订日语罗马字,整理汉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5年日本投降,实行语文平民化:公文口语化;减少汉字,1981年规定常用汉字1 945个,法律和公文用字以此为限,此外用假名代替;简化汉字笔画,在1 945个常用汉字中,简化了665个;推行日语罗马字,1954年重新公布日语罗马字训令式,并于1989年得到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成为书写日语的国际标准。日文从汉字中间夹用少数假名,变成假名中间夹用少数汉字。在电脑上,从1980年起,使用假名自动变换汉字的智能新技术,完全不用字形编码。

朝鲜半岛

公元1~3世纪,高句丽首先接受汉字文化,并传给百济和新罗。7世纪起,利用汉字书写朝鲜语,称为吏读。1444年,李朝世宗创制朝鲜字母,刊行于《训民正音》,又称谚文。有音素字母28个,叠合成大量音节组合字,现代使用的约3 500个。19世纪后期通行汉字和谚文的混合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南北分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方)在1948年废除汉字,全用谚文。韩国(南方)继续使用汉字、谚文混合体,1972年公布教育用字1 800个。

越南

公元前2世纪,汉字传入越南,长期作为正式文字。10世纪以后,民间创造越南方块字,称喃字,用以书写越南语。17世纪,西欧传教士来到越南。葡萄牙传教士设计的一种越南罗马字,经法国神甫罗德修订,起初在教会使用,1885年起在越南南方推行,1910年法国殖民政府明令在越南全国推行。1945年越南独立,规定越南罗马字为越南的正式文字,称国语字,从此废除汉字。

印度

殖民地时期以英语为行政和教育语言。1947年独立后,规定印地语为唯一法定国语。另有11种法定的以邦为范围的邦语言。此外,梵文和乌尔都语是不限地区的法定语言。一共有14种法定语言(后又增加4种邦语言)。英语没有法定地位,但是普遍流行,成为事实上的全国性的纽带语言。

马来西亚

15世纪以前接受印度文化,以变体印度字母为文字。15世纪以后,信奉伊斯兰教,文字采用阿拉伯字母。1867年英国建立海峡殖民地。马六甲海峡的“寥内–柔佛”方言发展成为标准马来语,通行于海峡和东印度群岛。1904年英国用拉丁字母书写马来语,代替阿拉伯字母,行政和教育则用英语。1957年马来亚独立,1963年成立马来西亚。1969年将标准马来语定名为马来西亚语。

印度尼西亚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控制海峡商业,1704年统治全爪哇,1800年建立荷属东印度,19世纪末统治整个东印度群岛,以荷兰语为官方语言。1927年改革拼写法,跟马来西亚取得一致。1928年印尼的革命“青年大会”采用拉丁字母书写的标准马来语作为印度尼西亚语,代替荷兰语。

新加坡

1965年独立,规定4种官方语言:英语为全国官方语言,华语为华人的官方语言,马来语为马来族的官方语言,塔米尔语为印度人的官方语言。新加坡采用简化字和汉语拼音。

菲律宾

1380年伊斯兰教传入菲律宾南部岛屿,穆斯林学习阿拉伯文。1565年菲律宾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官方语言用西班牙语。1898年菲律宾归美国统治,英语开始代替西班牙语。1935年菲律宾成立自治政府,采用拉丁字母书写的他加禄语为菲律宾语,与英语并用。1974年实行双语制度,英语用于自然科学。

东非国家

东非海岸流行斯瓦希里语,18世纪采用阿拉伯字母书写。德国东非殖民地改为拉丁字母,用于低层的行政和教育语言。英国接管东非文字一仍旧贯。肯尼亚1963年独立。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1964年建立。两国都有多种语言,但是没有一种适合用作国家共同语,于是采用斯瓦希里语作为两国的共同国语,同时使用英语。斯瓦希里语又是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刚果(金)的广播语言。

土耳其

1923年,在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上,成立新的土耳其共和国,政教合一改为政教分离,进行一系列反神权和反封建的世俗化和现代化改革。1928年废除阿拉伯字母,采用拉丁字母,震撼了整个伊斯兰教世界,开启了后来的国际拉丁化运动的先河。

苏联

十月革命后,俄文进行正词法改革,废除几个不必要的字母。在土耳其文字改革的影响下,苏联的伊斯兰教加盟共和国,由阿塞拜疆带头,废除阿拉伯字母,改用拉丁字母,很快扩大到苏联的其他民族,在苏华侨也设计了拉丁化中国字,形成拉丁化运动,得到列宁的支持。后来,斯大林把拉丁字母都改成俄文字母。

以色列

1948年建立以色列国,恢复已经死亡的希伯来语和方块字母,作为以色列的国家图腾。这是语文复古的特殊例子。

德国、奥地利、瑞士

1998年,三国合作成功地改革了德文的正词法。

英国、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批英国学者提出改革英文正词法,英国国会没有通过。英国教会把17世纪英王钦定英语《圣经》改译成为便于朗读的现代英语。美国实行了英语商业文件的文体通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