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潮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浪潮汉语拼音:Xin Langchao;英语:Nouvelle Vague),从1958年兴起于法国的新一代电影导演及其观念和在这种观念下产生的一批影片。这批导演分为两部分:一是做过多年助理导演或拍过短片,具有专业知识的电影工作者,如A.雷乃、C.马尔凯、L.马勒等;二是《电影手册》的评论家们,即所谓“电影手册集团”,如J.-L.戈达尔、F.特吕 弗、C.夏布罗尔、J.里维特等。这批艺术家并无共同纲领,艺术上也不完全一致,唯一共同点是他们都强烈反对电影的传统观念,强调电影与美术、音乐、诗歌一样,是个人的艺术创作。他们并不重视社会性、政治性问题,主要是表现个性。有的人热衷于表现个人经历,如特吕弗的《四百下》、《二十岁的爱情》和《装病躲差的士兵》分别描述自己的3个时期的生活;有的人热衷于表现自己身边生活中的各色人物,如夏布罗尔的《漂亮的塞尔日》、马勒的《情人们》、戈达尔的《精疲力尽》等。

  在电影制作上,新浪潮的导演们继承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不用摄影棚、不用大明星,使用轻便摄影机在实景中拍摄、录音。在艺术上大量使用跟镜头、自然音响、长镜头、长时间摇拍、主观镜头、空镜头等。在剪接上,影片节奏快、切割频繁、场景直接切换。

  作家电影是新浪潮中的一个支系,由一批导演与作家组成,包括雷乃、马尔凯、A.罗伯-格里耶、M.杜拉斯、A.迦蒂等人。他们的共同观点是把电影看成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经常合作制作影片,导演总是参与编剧。编导们重视剧本的内涵与导演手法,注意细节的描写,对人物进行精神分析,解剖他们的内心世界。因此在艺术手法上运用意识流和间离效果,大量使用闪回,打乱时空顺序,把过去和现在、现实和幻想、人物的实际行为与潜意识糅合在一起。许多影片没有理性的逻辑和完整的故事,留下一系列问题让观众自己去设想、判断,其中最著名的是雷乃的《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这批编导因多居住于巴黎塞纳河左岸知识分子聚居的拉丁区,故有左岸派之称。

  1958~1959年,法国涌现出七、八十位新导演,完成了观念全新的作品(或处女作)100多部,给世界影坛以巨大震动。然而1962年之后,这股浪潮消退。新浪潮在电影理论、艺术手法乃至具体作品上,都丰富了电影艺术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