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生儿溶血病汉语拼音:Xinshenger Rongxuebing;英语:Newborn,Hemolytic Diseases Of),由于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合,母亲的免疫血型抗体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破坏胎儿红细胞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其次为Rh型,偶见MN、Duffy等血型。母子ABO血型不合者,90% 以上母亲为O型,胎儿为A或B型,由于几乎所有O型个体血液中都含有IgG抗A和抗B抗体,所以ABO不合的溶血第一胎就可发生。Rh血型不合者,母亲总是Rh阴性,而胎儿阳性,因为只有第一胎后母亲才产生抗Rh抗原的抗体,故此种溶血病多见于第二胎。胎儿宫内即可发生溶血,重者有死胎。新生儿出生后有不同程度的进展性溶血性贫血,重者可发生核黄疸,由ABO血型不合引起者一般较轻。母子血型鉴定、脐血及胎儿羊水胆红素测定、抗人球蛋白试验及特异性抗体检查即可诊断。既往有死胎及胎儿水肿者宜早期中断妊娠,宫内胎儿腹腔输血可使35%~45%重症胎儿获救,但有一定危险。出生后的治疗 :主要目的是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和改善贫血,具体措施是:①蓝色荧光灯(或日光灯)照射,以降低胆红素含量。②服用苯巴比妥,也有降低胆红素作用。③换血疗法,可用母亲血或Rh阴性的O型血或Rh阴性的与婴儿ABO相合的血,此法疗效高,操作难度低,安全,宜普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