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宿”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5行: 第15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诗题与背景:</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诗题与背景:</span>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
  《旅宿》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旅宿》是唐代诗人杜牧(存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抒写旅况的索寞凄凉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首联破题,点明情境,首联言旅中独宿,黯然神伤,满是羁旅思乡之情。颔联融情于景,寒夜孤灯陪客,思念故乡旧年往事,失群孤雁的鸣叫使羁旅之人深愁难眠。颈联极言乡关的迢远,表现满怀的幽愁暗恨,语经千锤百炼。尾联用清丽明快的色调绘出家乡的美好风光,似乎从乡愁中跳出,实则描写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内含的忧愁深长。全诗写得感情至深,含蓄蕴藉,真切动人。
+
  此诗据传为杜牧外放江西时,因客居旅馆,思乡情切而作,是一首典型的羁旅怀乡诗。清·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云:“以幽闲之意结 之,益见旅人跋涉之苦,则思乡之情更难堪矣。”此评可作此诗之注解。
  
 
+
  但有疑问的是这首诗不见于《樊川文集》,而载于宋人补编的《樊川别集》。最后二句,《全唐诗》等均作“湘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杜牧未曾涉足湘江,故此诗是否杜牧所作,尚有疑问,学术界较支持作者为杜牧的说法。
此诗据传为杜牧外放江西时,因客居旅馆,思乡情切而作,是 一首典型的羁旅怀乡诗。清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云:“以幽闲之意结 之,益见旅人跋涉之苦,则思乡之情更难堪矣。”此评可作此诗之注解。
+
 
+
 
+
这首诗可能作于作者外放江西任职之时。诗人离家已久,客居旅馆,没有知音,家书传递也很困难,在凄清的夜晚不禁怀念起自己的家乡。于是创作了这首羁旅怀乡的诗篇。
+
但有疑问的是这首诗不见于《樊川文集》,而载于宋人补编的《樊川别集》。最后二句,《全唐诗》等均作“湘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杜牧未曾涉足湘江,故此诗是否杜牧所作,尚有疑问,学术界较支持作者为杜牧的说法。
+
 
+
 
+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可能作于作者外放江西任职之时。诗人离家已久,客居旅馆,没有知音,家书传递也很困难,在凄清的夜晚不禁怀念起自己的家乡。于是创作了这首羁旅怀乡的诗篇。
+
  
  
第67行: 第59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
 +
这是一首一首典型的羁旅怀乡诗。
  
 
这是羁旅怀乡之作。离家久远,目睹旅馆门外的渔船即加以艳羡。幽恨乡愁、委实凄绝。颈联“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意思曲折多层,实乃千锤百炼的警句。
 
这是羁旅怀乡之作。离家久远,目睹旅馆门外的渔船即加以艳羡。幽恨乡愁、委实凄绝。颈联“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意思曲折多层,实乃千锤百炼的警句。

2020年8月31日 (一) 08:30的版本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旅 宿

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诗题与背景:

  《旅宿》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此诗据传为杜牧外放江西时,因客居旅馆,思乡情切而作,是一首典型的羁旅怀乡诗。清·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云:“以幽闲之意结 之,益见旅人跋涉之苦,则思乡之情更难堪矣。”此评可作此诗之注解。

  但有疑问的是这首诗不见于《樊川文集》,而载于宋人补编的《樊川别集》。最后二句,《全唐诗》等均作“湘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杜牧未曾涉足湘江,故此诗是否杜牧所作,尚有疑问,学术界较支持作者为杜牧的说法。


逐句释义: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旅馆里没有知心朋友,(我)独自静静地沉思凝神,忧郁茫然。
  良伴:好朋友。
  凝情:凝神沉思。
  悄然:这里是忧郁的意思。白居易《长恨歌》:“夕殿萤飞思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寒灯下回忆往事,孤雁的哀鸣令人愁思难眠。
  寒灯:昏冷的灯火。
  思旧事:思念往事。
  断雁:失群之雁。这里指失群孤雁的鸣叫声。
  警,惊醒。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家乡遥远梦归要拂晓才到,亲人的书信要一年才收到。
  侵晓,破晓。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沧江烟笼月照多么美丽,邻家门前就系着钓鱼归船。
  沧江:苍江。
  好烟月:指隔年初春的美好风景。
  门:门前。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旅宿》)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一首典型的羁旅怀乡诗。

这是羁旅怀乡之作。离家久远,目睹旅馆门外的渔船即加以艳羡。幽恨乡愁、委实凄绝。颈联“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意思曲折多层,实乃千锤百炼的警句。

这是羁旅怀乡之作。离家久远,目睹旅馆门外的渔船即加以艳羡。幽恨乡愁、委实凄绝。颈联“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意思曲折多层,实乃千锤百炼的警句。

这是羁旅怀乡之作。诗抒写旅况的索寞凄凉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由于离家久远,看到旅馆外的钓鱼船也可羡慕,因为人家的渔船就泊在家门口。


《旅宿》是唐代诗人杜牧(存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抒写旅况的索寞凄凉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首联破题,点明情境,首联言旅中独宿,黯然神伤,满是羁旅思乡之情。颔联融情于景,寒夜孤灯陪客,思念故乡旧年往事,失群孤雁的鸣叫使羁旅之人深愁难眠。颈联极言乡关的迢远,表现满怀的幽愁暗恨,语经千锤百炼。尾联用清丽明快的色调绘出家乡的美好风光,似乎从乡愁中跳出,实则描写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内含的忧愁深长。全诗写得感情至深,含蓄蕴藉,真切动人。


杜牧此诗写得含蓄蕴藉,感情真挚,韵味无穷。


首联“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起,直接破题,点明情境,羁旅思乡之情如怒涛排壑,劈空而来。可以想见,离家久远,独在异乡,没有知音,家书也要隔年才到,此时孤客对寒灯,浓厚深沉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能不陷入深深的忧郁之中么?“凝情自悄然”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抒情主人公神情态度的最好写照:静对寒灯,专注幽独,黯然伤神,将诗人的思念之情写到极致。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写他的思乡之情。住在旅馆中,没有一个好的旅伴,孤单寂寞,心中常常聚集着忧郁、感伤。作者一开篇就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孤苦伶仃、漂泊于异地的主人公形象。

首联: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开宗明义,直抒胸臆: 孤身一人客居旅店,没有一好伴侣可聊寄苦闷,独坐凝思,不禁忧郁愁闷,悲从中来。既点明题旨,又为全诗奠定了哀怨的感情基调。

首联破题,点明旅宿的情境与心境。诗人独宿旅店,没有一个知心朋 友共话衷肠,无奈之下只有独自静静沉思凝神,其思乡念亲的情绪喷薄而 出,无法自抑。作为古典诗歌中的重要题材,羁旅愁思一般表达的是无伴 的孤独寂寞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如“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雨中 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等。杜牧此诗,以“无良伴”来自喻“独在异乡为异 客”的孤寂闲愁,以“自悄然”来传递心情的苦闷与忧郁。这忧郁从何而 来?读者不免发出这样的疑问。


颔联“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承,是首联“凝情自悄然”的具体化,诗人融情于景,寒夜孤灯陪伴孤客,思念故乡旧年往事,失群孤雁声声鸣叫,羁旅之人深愁难眠,细致地描绘出了一幅寒夜孤客思乡图景。“思”字和“警”字极富炼字功夫。灯不能思,却要寒夜愁思陈年旧事,物尤如此,人何以堪!由灯及人,显然用意在人不在物。“警”字也极富情味。旅人孤灯,长夜难眠,一声雁叫,引孤客嫠妇愁思惊梦,归思难收。

颔联: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是说诗人独坐客馆,面对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油灯,触景情伤,往事浮现脑际。什么 “旧事”? 当然是想起往昔在家与亲人相处的“旧事”,觉得自己如今羁旅他乡,孤身一人,如失群之雁,愁苦难眠。

首联与颔联极言乡关遥远,幽愁满怀。梦见自己回到家中,因路途遥远,梦醒时分天已大明,家书须隔年才能寄到旅馆,可见离家之远,表达出对家乡深沉的思念。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承接“凝情”而来,写他的乡情。面对着寒灯,心里思念着家乡旧事,离群大雁的哀哀鸣叫,提醒着我的愁思,让我难以入眠。“寒灯”一盏,内心想着家人和往事,刚刚睡着,结果又听到失群孤雁的叫声,这叫声把诗人从梦中惊醒,又勾起诗人无限的心事。寥寥几笔,就把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颔联则交代了“自悄然”的原因所在。面对着室内昏暗的孤灯,回想 起当年在故乡的种种往事,那是何等甜蜜幸福的回忆! 可惜,美好的回忆 无法停驻,天空孤雁的悲鸣声,惊醒了诗人的美梦,诗人被迫再次面对孤 寂凄清的现实,难以入眠。此二句 对仗工整,运用一系列形容词如 “寒”、“旧”、“断”、“愁”等,将旅店、 寒夜、孤灯、断雁、愁眠等意象组合 在一起,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寒夜孤 客思乡图。



颈联“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转,用设想之词,虚实结合,想象奇特,表现出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诗人因愁思难耐、归家无望而生出的怨恨。故乡远在千里,只能梦中相见,也许是短梦,也许是长梦,但梦中醒来却已到天明。字里行间,流露出梦短情长的幽怨。而这一切又都由于“家书到隔年”的实际情况。作为诗歌由写景向抒情的过渡,转句用梦境写旅宿思愁哀怨,亦虚亦实,虚中写实,以实衬虚的特点令人读来回肠荡气。

颈联: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意思更进一层,由于距家千山万水之遥,做梦直到破晓之时,才是归家之梦; 但恨梦归故乡之时也甚短暂,即使要说梦归故乡也很艰难; 写信吧,要隔年方可送到。这里“侵晓” 与 “隔年” 形成对比,相对而益增客愁之绪。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进一步抒乡愁。这两句写家乡太遥远,自己不能回去,所以想做梦回去看看,可是做梦直到破晓之时,也未能到达家乡,一封家书要等到来年才能收到。离家在外,就盼望收到家书,可是路途太遥远,往往隔年才能收到。这句话是对前一句的补充,家远,梦亦远,连书信也不能及时收到,这就更增添了诗人的惆怅。

颈联则由梦生怨,由梦境到现 实,表达因家乡遥远而无法企及的 愁怨。“远梦归侵晓”,意思是乡关 道路迢远,梦魂到破晓之时依然难 以到达。“家书到隔年”,其意指家 乡的书信要等到来年才能寄到此 地。梦境本无所谓远近,家书也无 须一年寄达。此处诗人却用意夸张,一是为了凸显家乡之遥远,路途之艰 险;二则是传达音讯却相隔、“等是有家归未得”的痛苦心情。



尾联“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合,收拢有力,却并非直抒胸意,而是以设想之词,勾勒家乡美丽的生活图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把浓烈的归思之情融入家乡优美的风景之中。沧江烟霭,云霞明灭,月色溶溶,家门外系着钓鱼船,一幅优美宁静祥和的家乡风光图景。画面中虽然没有写人物,但一条静静地系于家门外的钓鱼船却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面对这样一幅家乡优美的画面,谁人不梦绕魂牵,更何况旅宿在外的诗人呢!家乡远隔千里,旅人归思难收,如此优美的家乡风光图景非但没有给诗人以慰藉,反而加深了诗人的思乡愁苦。这是用乐景反衬哀情的典型。美景幽思、怨恨乡愁、委实凄绝。除却个中人,任何人也难以深味个中情。不过,“烟月”在此实际上是借代,并非一定就是“烟”,就是“月”。正所谓,文学作品的形象大于思维,此处一个“烟月”可以触发不同的旅人思妇产生不同的意象联想,从而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尾联: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构思巧妙,不再言自己如何如何思念家乡,而是换一角度。由于离家久远,看到旅馆门外的钓鱼船也很羡慕,因为人家的鱼船就停泊在家门口。睹物生情,触景伤情,久客异乡,飘泊无依,有家难归的缕缕愁绪尽附着在烟月迷蒙的钓鱼船上。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触景生情。门外沧江真是一片美好景致,在自家门前系着钓鱼船的人多么幸福。诗人慨叹自己羁旅行役,连沧江的明月、人家门前的渔船也觉得可羡。因为人家的船就停在自己门口,而自己却离家遥远,归去不得。

尾联则从前面的满腔愁绪中脱离出来,以生花妙笔描绘出家乡的美 好风光。想必现在家乡沧江上的月色正浓,轻烟撩人,而那悠闲的钓鱼船 就在我家门前,随时准备享受一次惬意的旅行,那该是多么畅快美妙的人 生啊。至此,全诗以清丽明快的色调为整诗之悲调涂抹上一丝亮丽的 色彩。


此诗先用旅况的寂寞、凄凉渲染对家乡的深深思念,结尾 又用异地的美丽风景来烘托思乡之情,如此一正一反,以哀写哀,以乐写哀,融为一体, 真是妙不可言。

前人评价杜牧诗歌明媚流转,富有特色,《旅宿》即是如此。“断雁”、“寒灯”、“烟月”、“鱼船”,意象鲜明,画面清晰,抒情含蓄有致,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颈联与尾联看似跳出了乡愁,艳羡门外沧江鱼船的清闲自在,其实是借他乡之物,更曲折地表达出诗人思乡之情。全诗层层推进,写景抒情都有独到之处。


名家点评:

  清·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以幽闲之意结之,益见旅人跋涉之苦,则思乡之情更难堪矣。渔船何等清闲以赏烟月,而我独跋涉风尘,不得在家赏玩,何不如渔翁之自在也。”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76


试题精选: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如何看出来的?请简析。

  参考答案:抒发作者羁旅的孤寂心情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人羁旅他乡,没有亲人作伴,只能面对着“寒灯”,听着“断雁”的呜叫声,内心很是忧伤,旅途的孤独寂寞之情跃然纸上。诗人更是在半睡半醒、迷迷糊糊中“见到了”家乡美丽的风光,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①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②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③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④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理解诗句的内容,结合写作背景可知,这首诗抒发作者羁旅的孤寂心情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结合具体的意象分析作答即可。


  2.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颔联。

  参考答案:颔联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诗人深夜孤居旅社,只有寒灯相伴,不禁涌起对故乡往事及亲人的思念;而断雁孤鸣又一声声惊动着游子,使之哀愁顿生,难以入眠。(能描绘出画面的主要内容给2分)作者借这孤独凄冷的景象表达出内心不尽的羁旅怀乡之愁。(能概括出诗人内心的情感给1分)运用了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手法。(能概括出表现手法给1分)


  3.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3分)

  参考答案:虚写乡愁令人难眠,渐入梦境,梦回故乡。可路远,醒来时天已大亮。实写的是远离故乡,书信难达。表达羁旅中的思乡之情。


  4.联系全诗的情感,对尾联“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作简要赏析。(3分)

  参考答案:用沧江美景、渔人垂钓与诗人长途跋涉、行旅艰辛形成鲜明对比。反衬自己风尘仆仆难与家人团聚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


  5.诗中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请加以分析?(5分)

  参考答案:诗中描绘了一个内心充满思乡之情的孤独寂寞的游子形象。乡愁令人难眠,渐入梦境,梦回故乡。可路远,醒来时天已大亮。实写的是远离故乡,书信难达尾联用沧江美景、渔人垂钓与诗人长途跋涉、行旅艰辛形成鲜明对比。反衬自己风尘仆仆难与家人团聚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诗语言千锤百炼,色调清丽明快,直抒胸臆,感情至深,真切动人。

  B.首联直接破题,点明情境。“自”字是“无良伴”的呼应,体现了诗人的孤独。

  C.颔联由室内的寒灯写到室外的雁叫,视听结合,描绘出了一幅寒夜孤客思乡图景。

  D.颈联虚实结合,想象奇特,表现出诗人因愁思难耐、归家无望而生出的怨恨。

  参考答案:A(全诗色调并非全是清丽明快,除尾联外,都写得沉郁顿挫;全诗极少直抒胸臆,抒情以含蓄蕴藉为主。)


作者简介:

  杜牧(803—约852年),唐朝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佑孙。大和二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其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