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气象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无线电气象学( radiometeorology ),研究大气对电波传播的影响,以及利用接收的电波信息探测大气状况和天气现象的一门学科。它广泛使用电波传播原理和技术,是大气科学和无线电物理学的边缘学科,又是大气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发展

无线电气象学起始于天电的研究。20世纪20年代,许多欧洲科学家在广频谱范围内对天电进行测量,发现雷暴、雪暴、尘暴等都有天电现象。同时,随着无线电通信的广泛使用,人们发现电波在大气中的传播过程中有折射、吸收、散射等现象,这些现象同大气状态、云雨系统、天气过程等有关。40年代,在雷达技术被引入气象学之后,使电波在大气中的传播与大气特性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更加广泛。虽然上述折射、吸收和散射等现象所引起的信息,对电波传播来说是干扰,但对气象来说,则可用于大气探测。这方面,在40年代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60年代末,利用大气微波辐射,从地面和气象卫星上进行大气遥感,丰富了无线电气象学的内容。

内容

无线电气象学主要包括两方面:①基础理论。主要研究对流层中大气折射率对电波传播的影响(见无线电波的空气折射率、无线电波在对流层中的折射);大气中氧和水汽对某些微波波段的吸收所造成的电磁波能量的衰减(见大气的微波吸收);云和降水粒子对微波的吸收和散射所造成的能量衰减(见云和降水粒子的微波吸收、云和降水粒子的微波散射);电磁波在湍流大气中的传播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和规律等。②应用。除直接用于改进无线电通信外,还可以运用大气和云、雨、湍流等对无线电波的吸收、散射、折射的原理,研究和利用主动或被动的微波大气遥感装备,探测大气的温度、湿度、云、雨要素的分布和大气湍流状况,以及分析天气过程等(见气象雷达)。由于微波的短波(如毫米波或亚毫米波)技术的发展,使这些波段在大气遥感和通信中的应用,有了一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