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山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日月山风光
日月山夜色

  日月山汉语拼音:Riyue Shan;英语:Riyue Mountain),属祁连山青海内、外流域水系分水岭和农、牧区天然分界线,历来被称为“草原门户”和“西海屏风”。位于青海湖东南的湟源、海晏、共和3县间,北接大通山,东接拉脊山,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90千米,海拔一般约4,000米。山西南侧为倒淌河宽谷,属内流区青海湖水系;山东北侧受湟水干流及其众多支流切割,属外流区黄河水系。

  日月山古时为中原通向西南地区和西域等地的要冲。北魏明帝神龟元年(公元420年),僧人宋云自洛阳西行求经,便是取道日月山前往天竺的。后来,文成公主经日月山赴吐蕃和亲形成的唐蕃古道,则一直是宋元各代甘青地区通往川藏一带的必经之路。

  自古山东为耕稼社会,山西为游牧部落,气候地势划然为二。阿勒大湾山(海拔4,455米)与野牛山(4,832米)二山间为日月山口,海拔约3,470米,是第三纪橘红色砂砾岩组成的夷平面,并有薄层山麓堆积覆盖。历来为内地赴西藏大道的咽喉,当年文成公主进藏即于此处通过。时建有唐与吐蕃赞普分界碑。青藏公路即通过此处。

  日月山,初唐时名赤岭。据说当年文成公主入藏途经此山,她怀揣宝镜,登峰东望,不见长安故乡,悲从心起,空镜下滑坠地,一分为二,一半化为金日,一半化为银月,日月交相辉映,照亮着西去的征程。此地成为唐朝吐蕃实行物资交流和两地使者往来的中转站。现在山隘上尚立有“日月山”三字的青石碑,山顶修有遥遥相望的日亭和月亭,山南脚下有流向独特的倒淌河

  据说当年文成公主入藏途经此山,她怀揣宝镜,登峰东望,不见长安故乡,悲从心起,空镜下滑坠地,一分为二,一半化为金日,一半化为银月,日月交相辉映,照亮着西去的征程。此地成为唐朝和吐蕃实行物资交流和两地使者往来的中转站。现在山隘上尚立有“日月山”三字的青石碑,山顶修有遥遥相望的日亭和月亭,山南脚下有流向独特的倒淌河。

  1950年10月1日,由青海省军区司令员贺炳炎,政委廖汉生于日月山上树“日月山修路纪念碑”。记载了解放军战士修筑青藏公路的英雄事绩。1984年、1985年青海省先后投资147万元兴修日月二亭。日月山垭壑东为日亭,西为月亭。二亭各高10.5米,均为八角形,花岗岩亭座,琉璃瓦屋顶,木雕彩色屋檐,斗拱亭顶分别有黄铜和不锈钢制作的日月图形,垭壑西侧建有休息室,总建筑面积181平方米,由湟源县第三建筑公司建造,重现文成公主进藏和亲的历史风貌。

  日亭内,正中矗立着青海省人民政府撰文刻制的《文成公主进藏纪念碑》和1983年发掘的《唐蕃赤岭分界碑》。

  早在《山海经》中就有关于日月山的神话传说,《大荒西经》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日月山,天枢也。……日月所入”。因为这里是日月出没的地方,所以称“日月山”。《水经》言其高为三千多丈,为赤山。《读史方舆纪要》中写道:“石堡城西三十里有山,山石皆赤,北接大山,南依雪山,号曰赤岭。”南北朝的宋云说:“赤岭者不生草木,因此以名。”清人吴廷伟在《定藏纪程》中记述:“北边岭口土黄色,南边岭中土红色,所以称日月山。”《丹噶尔厅志》作者杨景升也写道:“峰顶有石,形似日月,故名焉。”是的,50年代时日月山顶两块青石,一块形似日,另一块状如月,两石静静地躺在山坡上。

  不过,日月山得名在于名称,据《丹噶尔厅志》说日月山称“那拉撒拉口图力”。“那拉”为日,“撒拉”为月。皆出于蒙语称谓。日月山得名还在于天象,日为阳,月为阴,山之东为日,山之西为阴,日月山仿佛是阴阳的界山,日月山得名也在于山形。登上青海湖西头的象鼻山俯视达坂山和野牛山,中间有一联结带,北头与南头两峰相峙,浑如日月,果如两盏明灯,守护着自然区划土的一扉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