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戏剧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歌舞伎的一个场面(17世纪日本画家菱川师宣绘) 图1 
面具——颦恶尉(上左) 古般若(上右) 小面(下左) 石王尉(下右) 图2

日本戏剧(Japanese theatre),日本戏剧分为传统的古典剧与明治维新后受西方戏剧影响产生的近代剧两大类。古典剧中又有“能”、“狂言”、“木偶净瑠璃”、“歌舞伎”等剧种。

古典剧

早在10世纪前后,日本从中国输入“散乐”,促进了日本杂艺的发展。12世纪末,每当宫廷祝典或各大寺院举行法会,总要举行演艺大会,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带有一定情节的歌舞剧“猿乐能”,后简称为“能”。在民间,农民庆丰收时也举行艺能表演,称为“田乐能”。14世纪初,出现了许多演“能”的剧团。在京都一带出现了“大和四座”(“座”即剧团),其中“结崎座”势力最大。

“能”的成熟离不开当时“结崎座”的杰出艺人观阿弥(1333~1384)、世阿弥父子的功绩。世阿弥不但演技超群,而且是“能”的脚本(谣曲)作者和戏剧理论家。他传世的著作总称《世阿弥十六部集》,被认为是日本最值得珍视的美学著作。

“能”由3种要素组成,即脚本(包括歌词和念白)、“型”(舞蹈程式)和“囃”(乐器伴奏)。谣曲现存的底本有1 700余种,今天仍在上演的有240余种。“能”的作者,大都是演“能”的艺人。观阿弥写有《自然居士》、《小野小町》等剧目;世阿弥写有《高砂》、《实盛》等上百种剧目。日本的古典“艺能”实行世代相传的“宗家制度”,他们保持各自流派的艺风。“能”的流派是17世纪以后形成的,共有观世流、宝生流、金春流、金刚流、喜多流5个流派。

与“能”同时出现的“狂言”,兴起于民间,本是一种即兴的、简短的笑剧。到15世纪中叶,“狂言”的剧目臻于定型,分成3个流派:大藏流、鹭流和泉流。从世阿弥时期起,“狂言”插在“能”每次演出的几个剧目中间演出。到17世纪以后,“能”被定为德川幕府举行庆典时演出的指定剧种,“狂言”附随“能”受到保护。现存剧目约有300出,其中最能表现“狂言”特色的是描写地主与奴仆矛盾的剧目。

“歌舞伎”源自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当时出云地方一个名叫阿国的巫女来到京都表演一种狂舞,配以当时的民谣“小歌”,以后由年轻女子表演,称为“女歌舞伎”。后流行于妓女当中,被统治者明令禁止,于是改由男扮女装表演,称为“若众青年歌舞伎”。17世纪中期又一度被禁。后经改进,艺人将这种歌舞与科白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一种多场次的大型古典剧,成为德川时期最主要的剧种。歌舞伎实行宗家制度,历代名优都是家系相承,主要有市川家、中村家、尾上家等。

明治维新后,歌舞伎仍保持着兴盛势头,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3个名演员:市川团十郎(第九代)(1843~1903)、尾上菊五郎(第五代)(1844~1903)、市川左团次(?~1904)。他们对恢复歌舞伎的活力起了很大作用。

在“元禄时期”前后,大阪与京都一带的木偶净瑠璃剧(“净瑠璃”原指曲调,后指它的脚本,也可作剧种的名称)在唱腔及操纵木偶的技巧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大阪的木偶剧演唱名艺人井上播磨掾(1633~1685)为木偶净瑠璃剧的开山之祖。18世纪上半期,以京都大阪一带为发祥地的木偶净瑠璃剧十分兴旺,压倒了歌舞伎,但到了18世纪下半期,这种形势逐渐反转过来。19世纪后半期,木偶净瑠璃日渐衰微,只在京都有一个文乐座,作为古典剧种的继承者,被保存下来。

近代剧

在明治维新初期,有人将古典的歌舞伎加以改良,从而出现了“新派剧”。但演技幼稚,上演剧目是流行小说改编的。1906年W.莎士比亚的研究家及译者坪内逍遥和早稻田大学的学生们组成了文艺协会,并设立了演剧学校,于1911年举行毕业公演,上演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称为新剧(话剧)。次年又在帝国剧场上演了H.易卜生的《玩偶之家》。这次演出,扮演娜拉的松井须磨子(?~1919),一跃成为有名的新剧女演员。1913年前后一度形成了新剧的热潮。当时出现了10多个剧团,但只有由岛村抱月(1871~1918)、松井须磨子组成的已经职业化了的艺术座坚持下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先驱性的新剧运动的促进下,“白桦派”与“新思潮”的小说作家们,也开始创作戏剧作品。如白桦派的武者小路实笃,新思潮派的山本有三、菊池宽与秋田雨雀等。20世纪20年代,岸田国士提倡“纯粹戏剧”,比较重视戏剧语言的文学性。

在演出方面,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开始,由职业演员重新掀起了新剧运动,出现了森田守弥主持的文艺座,市川猿之助主持的春秋座和“新派”俳优的花柳章太郎(1894~1965)主持的新剧座。1923年发生了关东大地震,东京的商业性大剧场全部被毁。在国外考察戏剧的小山内薰(1881~1928)回国,并由他的弟子、导演土方与志(1898~1959)出资兴建了“筑地小剧场”,新剧界从此有了自己的剧团与剧场。筑地小剧场提倡非商业化的实验戏剧。

当“筑地小剧场”为提高戏剧艺术不断进行努力的时候,新剧界出现了两个新的动向:其一是歌舞伎演员河原崎长十郎、市川团次郎与戏剧家池谷信三郎、村山知义(1901~1977)合作,组成了艺术主义的剧团“心座”;另一个则是“无产阶级演剧运动”。

在此期间,出现了许多革命剧作家,其中有久坂荣二郎(1898~1976)、久保荣、藤森成吉(1892~?)、村山知义等。

1934年,无产阶级演剧运动遭到镇压,“普罗特”被当局解散。以后戏剧界在当局允许上演的情况下,由新协剧团、新筑地剧团作为左翼戏剧的支柱,尽量上演一些具有进步倾向的戏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剧又重新活跃起来。文学座、俳优座、民艺剧团、新协剧团、东京艺术剧场是战后初期主要的剧团。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新剧已成为经常在大剧场上演、为广大观众所接受的重要剧种。

50~60年代较有影响的戏剧作品有宫本研(1926~ )的《明治之柩》(1962)、安部公房的《这里有幽灵》(1958)和《你也有罪》(1965)、水上勉的《饥饿海峡》、河原崎长十郎和依田义贤根据井上靖的小说改编的以历史上中日友好为题材的《天平之甍》及他们共同创作的话剧《望乡诗》等。

60年代以后,荒诞派戏剧影响到日本。接着就是小剧场运动的崛起。

最先出现的小剧场团体是唐十郎(1943~ )于1963年创办的“状况剧场”。他的剧团都在红色的帐篷内演出,故又名红帐篷剧团。1987年剧团解散,唐十郎则继续自组剧团演出。随之出现的是铃木忠志与别役实创办的早稻田小剧场。寺山修司(1935~1983)于1967年倡导“街头戏剧”;佐藤信(1943~ )则于1968年创立黑帐篷剧团。70年代,日本的小剧场戏剧达到高峰。铃木忠志、别役实等人的戏剧活动则在20世纪后期进一步发展,赢得了国际声誉。别役实于60年代末离开早稻田小剧场,但仍不断推出“不条理戏剧”作品,包括《面向西方的武士》(1977)和《两个游侠骑士的故事》(1987)等。铃木忠志的作品主要有《特洛伊妇女》(1974)、《巴凯》(1978),他还创立发展了一套以能剧技巧为元素的演员训练方法。1984年他将自己的剧团重新命名为静冈铃木剧团(SCOT),并在静冈创立了一年一度的国际戏剧节,得到了国际戏剧界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