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口镇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湖北钟祥旧口镇:旧口梨花
湖北钟祥旧口镇:旧口梨花

  旧口镇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辖镇,位于钟祥市最南端、汉江东岸,东与屈家岭管理区京山县相连,东北、西北分别与钟祥市长滩镇柴湖镇相接,南与天门市接壤,西南与沙洋县隔江相望。版图总面积243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末,下辖2个社区、52个行政村,共计326个村民小组,户籍总人口101211人。

  旧口古称成旧,南朝刘宋秦始六年(470年),成旧划归苌寿县(今钟祥),元代改成旧为旧口,明代设旧口驿,清代称旧口镇。新中国成立初为旧口区,1950年改为第七区,1958年恢复旧口区后改为旧口人民公社,1987年重设旧口镇;2001年,撤销罗集镇,并入旧口镇。

  旧口镇是“全国重点镇” ,为湖北省重要的砂梨产地,被称作“砂梨之乡”,曾获“湖北省文明镇”、“湖北省小城镇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末,旧口镇辖旧口社区、罗集社区2个社区和花园村、大王庙村、襄江村、刘湖村、东方红村、东风村、灯塔村、百岁村、六井村、田沣村、三星集村、春光村、熊桥村、罗岭村、永胜村、郑桥村、窑峰村、陆赛村、舒台村、贺杨集村、向岭村、农兴村、汉江村、潘集村、联兴村、吕家潭村、刘家台村、曙光村、罗集村、青庙村、肖湾村、刘巷村、沙港村、王淌村、许集村、官港村、陈家台村、明星村、温岭村、陈院村、肖巷村、古道庙村、刘集村、阳光村、保堤村、董集村、新建村、高集村、贡士村、温巷村、高明村、郑堤村等52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旧口社区幸福路83号。

历史

  旧口镇历史悠久,春秋末期,名为成旧;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去楚,楚昭王逃奔随国是从成旧过的河。

  东汉时期,成旧属竟陵县(今天门县)。

  南朝刘宋时期,成旧属苌寿县(即钟祥县)管辖;南朝刘宋秦始六年(公元470年),成旧划归苌寿县。

  西魏改苌寿为长寿,隋、唐、宋各代,成旧属长寿县地。

  元代,改成旧为旧口。

  明朝中叶,在旧口筑汉江大堤,旧口湮塞,改道入天门河,旧口设驿栈,名旧口驿。

  清代称旧口镇,设水利同知铺筑。

  民国初年,旧口设县佐。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为第二区治所。抗日战争时期,旧口沦陷于日伪,国民党钟祥县政府迁城北包家畈设南北两大区,旧口属南区,由于无法行使职权,日伪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划江而治,在旧口设日伪旧口县,不久即撤销并入日伪钟祥县范围。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军投降,9月,国民党钟祥县政府还治县城,并保裁乡,称旧口镇为县辖镇。

  1949年7月,钟祥县政府成立;同月,设立旧口区。

  1950年12月,旧口区改称钟祥县第七区。

  1954年1月,复称旧口区。

  1956年2月,将原属长滩区管辖的许集、罗集、沙港3个乡合并,设市罗集乡,直属县领导;同年6月,撤销旧口区,成立旧口农村工作指导组。

  1958年1月,恢复旧口区;同年9月,钟祥县实行人民公社化,撤销旧口区,设立旧口人民公社;同月,撤销县直属罗集乡,其行政区域划入旧口人民公社,将原石牌区管辖的汉江东岸的襄东乡划入旧口人民公社。

  1961年5月,撤销旧口人民公社,复名旧口区。

  1975年11月25日,钟祥县撤区并社,撤销旧口区,设立旧口人民公社和罗集人民公社。

  1984年3月,钟祥县撤社设区(镇),撤县旧口人民公社,设立旧口区和旧口县辖镇;撤销罗集人民公社,将其行政区并入旧口区。

  1987年10月,撤销旧口区,设立旧口镇和罗集乡。

  1990年,撤销罗集乡,成立罗集镇。

  2001年,撤销罗集镇,将其行政区并入旧口镇。

地理

  旧口镇位于湖北省钟祥市最南端、汉江东岸,东与屈家岭管理区、京山县相连,东北、西北分别与钟祥市长滩镇、柴湖镇相接,南与天门市接壤,西南与沙洋县隔江相望;全镇版图总面积243平方公里,镇中心大致位于东经112°39',北纬30°52'。

  地形地貌 旧口镇地处江汉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地表起伏较小,境内海拔高度一般在32.5-41.5米之间。

  气候特征 旧口镇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年均气温15.9℃,年平均降水量在900-1100毫米之间,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3-7月。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旧口镇地下水水位距地表面3-8米,平均径流深为282毫米,年平均经流量为0.65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旧口镇境内主要林木有水杉、白杨、意杨、杨树、柳树、桑树、樟树及竹等,野生动物有野兔、黄鼠狼、青蛙、蛇、乌鸦、斑鸠、麻雀、布谷鸟等。

特产

  • 旧口砂梨,旧口镇最具特色的主导农产品,在该镇有近30年生产种植历史,主要品种有湘南、黄花、华梨一号、金水系列等,全镇砂梨年产量在10万吨左右,其中优质套袋无公害品种产量2万吨。2005年1月,旧口砂梨经中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2006年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11年6月被续评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文化、旅游

风土人情

  旧口镇境内的衣食起居、节庆时令、人伦礼仪、信奉禁忌民俗较为广泛,但从古时起,民间凡遇婚事嫁娶、寿诞生辰,其内亲外戚及友好乡邻都要随礼,俗称“感人情”。改革开放后,婚礼的习俗越来越隆重,无论嫁娶,都要请夫妻和睦、儿女双全的女性装被子,农村里还请乐鼓队助兴,司仪和装被子、抬被子什物的要说四句。尤其是儿子娶媳妇,都有闹公爹的习俗;过去新郎、新娘要分别坐“科席”和“凤席”,后来都时兴坐“龙凤席”。新生儿第9天要请客,叫‘洗九”,有部分地区已改为‘满月酒”,俗称“抓周”。

  旧口镇境内居民春节中的禁忌也较多,主要有:正月初一至初三,忌向地上泼水、忌用针线、剪刀,忌说不吉之话;忌嫁出去的姑娘在娘家过春节和生孩子;忌把死于屋外家人的尸体抬回屋里收殓;忌家人以外的夫妇在家里同床而眠等。

旅游景点

  • 杜邦宪烈士纪念碑,位于旧口镇明星村一组秦家堤,主要纪念抗战烈士杜邦宪,为钟祥市文物保护单位。纪念碑为砖石水泥预制而成,下座呈长方形逐级向上;碑身为梯形,坐北朝南,南侧中部为“杜邦宪烈士纪念碑”。当地政府及学校学生经常到该纪念碑瞻仰。

资料

百岁桥与百岁村

作者:付祖文 安从喜,时间:2011年

  钟祥市有个百岁村,这里长寿老人多,古今闻名。盛夏时节,我们来到旧口镇百岁村访问。但见,梨园里,甜梨压满枝头;大路旁,牛在悠闲吃草;草堆上,有公鸡一鸣叫。一条环绕村庄的小河蜿蜒南去,两岸青树翠蔓,水中鱼虾跳跃。这里犹如世外桃源。

  这天上午,在村头,我们见到一位老者正在与青年人谈古论今。一打听,老人叫张伟炎,生于1920年,今年已有84岁。不是耳闻目睹。很难相信他已有84岁。只见他,看书读报不戴眼镜;10米外两个年轻人在议论他,老人马上问道:“你们又在说我么事?”可见耳朵特灵。有个小伙夸道:莫看张大爷已有80多岁,可食欲好,我见他一餐能吃半斤米饭;能睡觉,倒下一会就睡着;头脑清晰,反应敏捷,记性特好,正说着,远处又走来一位老者。村主任向我们介绍,他叫王旺六,生于1916年,已有88岁,老伴叫朱学清,生于1919年,也有85岁。问老人打算去干什么,老人说,刚约几个人打了一会牌,又看别人下了几盘棋,心里惦记着田里的庄稼,准备到田埂上转转,如果稻子发了虫,就提醒大家一下。问其饮食起居,老人说,我们老两口吃饭从不择食,儿女们弄什么吃什么,我还一天喝两餐酒,每餐二两多。

  见到老人王正清时,他正在村头代销店前与人下象棋。他生于1911年,今年已有93岁。他耳不聋、眼不花、背不驼,爱劳动,儿女已有70多岁。老人喜爱交际,爱讲故事,喜欢走亲访友,经常一人外出游山观水。

  村主任告诉我们,全村2900多人中,70岁以上的有156人,80岁以上的有59人。出生于百岁村的张菊香老人,生于1901年,今年已有103岁,至今还在经营着代销店,天天站柜台卖东西,200多种商品的价格记得一清二楚。谈到百岁村,老人说,我老家的百岁村,又叫百岁桥,百岁桥又叫王母大桥。在明朝时,我们那有个老婆婆姓王,贤慧善良,团结邻里,尊老爱幼,仁、义、礼、智、信,五德俱有。王婆婆过八十岁生日,亲戚、邻里乡亲都前来为他祝寿,并许愿说,祝您老人家活到一百岁,您百年归天后,我们在河边以您的名义修一座桥,以表达对您的纪念。王婆婆活到105岁,无疾而终。亲戚、乡邻果不食言,齐心协力,捐物出力,在河边修起一座桥,取名“王母百岁桥”。村里和南来北往的人每从桥上走过,就会想到王婆婆的贤德聪慧,尊老爱幼,纷纷追随效仿,好人一生平安,长命百岁。百岁村从古至今,活过百岁者,已不知多少人。据《金石考》载,明朝时期,该村有位叫欧作桢的富人,其妻熊氏贤慧善良勤劳,活到101岁去世,其家族为其立碑纪念,称为“百岁碑”。该碑高2米,宽1米左右,醒目可见,碑文为:“婺焕期颐”。《辞海》释为:“婺”古星名,即“女宿”,旧时用作对妇人的颂辞。“焕”,鲜明光亮。“期”丧服名,简称“期”。旧制人死后,凡长辈如祖父母、伯叔、父母、在室姑等,平辈如兄弟、姊妹,小辈如侄子、嫡孙等均要服期。后人所要表达的情意为:老寿星啊,你就象那天上的星星,永远照亮指引着我们,我们永远怀念您,您的优秀品德我们永远铭记在心。“百岁碑”三字苍劲有力,每每清明时节,王婆婆的后人都要来到碑前,凭吊、扫墓,献上老人生前喜爱的物品,默念碑文,祭奠这位为后人留下宝贵精神遗产的老寿星。当地村民为了表达对王婆婆的敬爱仰慕之情,将王家湾更名为“百岁村”,同时将那座桥取“百岁桥”,百岁村村民从古一直沿习至今,百岁桥遗址尚存。可惜文革时期,“百岁碑”被当作“四旧”砸碎当了修路的石料。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