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星系( Galaxies ),由引力束缚在一起的几百万至几万亿颗恒星以及星际气体和尘埃、暗物质等构成,占据几千光年至几十万光年的空间的天体系统。银河系就是一个普通的星系。银河系以外的星系称为河外星系,一般称为星系。

大熊座旋涡星系M81.jpg

大熊座旋涡星系M81(国家天文台BATC组提供)


室女团中心椭圆星系M87.jpg

室女团中心椭圆星系M87(NASA提供) 


猎犬座旋涡星系M51.jpg

猎犬座旋涡星系M51(国家天文台BATC组提供)

研究简史

17世纪望远镜发明以后陆续观测到一些云雾状的天体,称之为星云。18世纪,德国的I.康德和英国的T.赖特都曾猜想这些云状天体是像银河一样由星群构成的宇宙岛,只是因为距离太远而不能分辨出一颗一颗的星来。但它们到底有多远,直到20世纪初才找到线索。1917年美国天文学家G.W.里奇在威尔逊山天文台所摄的星云NGC6946的照片中发现了一颗新星,随后H.D.柯蒂斯也有类似的发现。因为这些新星极其暗弱,他们认为星云应该极其遥远,是银河系以外的天体。1924年,美国天文学家E.P.哈勃用威尔逊山天文台的2.5米大望远镜在仙女座星云、三角座星云和星云NGC6822中发现造父变星,并且根据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定出这几个星云的距离,终于肯定了它们是银河系以外的天体系统,称它们为河外星系。现代望远镜,包括哈勃空间望远镜能观测到的星系数目估计在500亿以上。

形态和分类

星系的外形和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但大多由椭球形的中央核球和(或)扁平的盘成分构成。1926年,哈勃按星系的形态进行分类,把星系分为椭圆星系、旋涡星系和不规则星系三大类。后来又细分为椭圆、透镜、旋涡、棒旋和不规则5个类型。

椭圆星系没有盘成分,外形近似于椭圆,记为E型,后面标以阿拉伯数字表示椭圆的扁度,从0到7,数字越大,椭圆越扁。旋涡星系核球和盘两种成分都有,外形像旋涡,记为S型,大多数都有两条沿相反方向旋卷的螺线形旋臂,其中一些在核心部分有一棒状结构,称为棒旋星系,没有棒状结构的则称为正常旋涡星系。棒旋星系记为SB型。S和SB型号后面附以小写英文字母a、b、c表示核球和盘两种成分的相对重要性以及旋臂缠卷的松紧程度,a型核球最大,旋臂最紧,b型次之,c型核球最小,旋臂最松。与旋涡星系类似为盘状但无旋臂的星系归为透镜型,记为S0。不规则星系的形状没有规则,记为Irr型。

此外,从尺度和光度上分,有一种超巨型椭圆星系,往往出现于星系团的中心或中心附近,据认为是几个星系碰撞并合的产物。这种稀有的星系称为cD星系。相反,为数众多,尺度和光度比正常星系小的星系称为矮星系,并可进一步细分为矮椭圆星系(dE)、矮不规则星系(dIrr)和矮椭球星系(dSph)。

在1 000个最亮的星系中,旋涡星系占75%,椭圆星系占20%,不规则星系占5%。如果包括矮星系在内,则相对比例变为30∶60∶10。不同形态星系的比例也与星系所在的环境相关:在密度高的富星系团中,大多数亮星系是椭圆星系和透镜星系,旋涡星系只占5%~10%;而在星系团外的低密度环境中,亮星系中80%是旋涡星系。

除上述普通的星系外,近年来又发现了许多特殊星系。有些旋涡星系,具有十分明亮的中心区,光谱中有强而宽的发射线,称为赛弗特星系。有些星系具有很亮的近于星状的核心,称为N型星系。有些星系有很强的射电辐射,称为射电星系。有的星系诸如M82,近期发生着大规模恒星形成,称为星暴星系。以上几种星系都是活动激烈的星系,统称为活动星系。有证据表明1963年发现的类星体实际上是具有活动核的星系,是活动星系核(AGN)中的一种。AGN的能源是位于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

分布

1934年E.P.哈勃对44 000多个星系的视分布进行了研究,证实星系的数目有规律地从银极向银道递减。银道方向星系很少,形成一个隐带。这种视分布是由银河系星际物质吸光造成的。实际上从大尺度来看,星系分布在各个方向都是一样的。星系的空间密度也近于均匀。从较小的尺度来看,星系的分布有成团的倾向。有的是两个结成一对;多的可能几百以至几千个星系聚成一团。银河系同麦哲伦云、仙女星系以及其他40多个星系构成一个集团,称为本星系群。一般的星系集团称为星系团。星系团内星系之间的距离约为百万光年量级。本星系群和室女星系团等星系团又构成更高级的集团——本超星系团,其长径约1亿~2.5亿光年,其总质量约为太阳的千万亿倍。现在观测到的星系团已有一万个以上。

运动和质量

星系内部的恒星和气体都在运动,而星系作为一个整体也在运动。恒星在星系内部的运动有两种:一是围绕星系核心的旋转运动,一是弥散运动。盘状星系以旋转运动为主。椭圆星系以弥散运动为主。旋转的特点是较差自转,旋转速度作为到中心距离的函数称为旋转曲线。弥散运动是叠加在旋转运动上的随机运动,遵循类似麦克斯韦分布的椭球分布律。星系整体也有各种运动。成对出现的星系(即双重星系,又名星系对)彼此围绕公共质心转动。在星系团中,星系间有随机的相对运动。此外,1929年哈勃还发现星系的红移同距离成正比的关系(见哈勃定律)。按照红移的径向多普勒效应解释,这表明星系之间距离越远,相互退行越快,这就是宇宙膨胀运动。

从星系的运动可得知星系的质量。根据牛顿定律,转动着的星系内任一点的离心力必须同该点轨道以内所有物质对它的引力相平衡,这样可由速度–距离关系的实测曲线(旋转曲线)得出星系的质量分布和总质量。多数星系的旋转曲线有向外变平的趋势,表明星系发光区域之外存在大质量暗晕。按照恒星在星系内的速度弥散度,由位力定理可求得星系的质量,称为位力质量。与此类似,按照星系在星系团内随机运动的速度弥散度,也可求出星系团的总质量。用这种动力学方法求出的总质量往往比由测光方法定出的光度质量大一个数量级,意味着星系团中含有大量不发光的暗物质。

形成和演化

从椭圆星系到旋涡星系再到不规则星系,似乎有质量递减、气体含量增加、老年恒星减少的趋势。其中,旋涡星系本身随着旋臂由紧到松,也有相应的序列变化。

因此曾经提出这样的星系演化序列:由椭圆星系到旋涡星系,由紧旋涡逐渐旋开变为松旋涡以至成为不规则星系。也有人认为是沿着相反的途径演化的。因为不同类型星系的质量和角动量有量级的差异,难以解释在演化中总质量和角动量变化很大的现象,所以更多的人认为星系分类的序列也许并不是演化序列,而只是初始条件的反映:密度较大的原气体云,自转较慢,角动量密度较小,因而恒星形成快,年龄老,颜色红,成为星多气少的椭圆星系;密度低而角动量密度高的原气体云,恒星形成慢,未形成恒星的气体多,在快速自转中变为扁盘形,从中产生旋臂,并不断形成新的年轻恒星,成为颜色较蓝的旋涡星系。不过,数值模拟实验和观测证据表明,两个富气的旋涡星系相遇时,在动力学摩擦和潮汐力作用下可能发生并合,触发恒星形成,消耗或剥离气体,转变为一个椭圆星系。迄今为止,星系的演化还是正在积极研究的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按照大爆炸理论,星系起源于早期宇宙中非常微小的物质不均匀性,随着宇宙的膨胀,这种密度起伏由于引力不稳定性的作用而放大,最终导致星系尺度天体的形成。数值模拟计算表明,暗物质,特别是冷暗物质的存在对星系形成过程有重要影响,但星系何时和怎样形成的细节也还很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