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原羚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普氏原羚(Przewalski's Gazelle)

  普氏原羚(英文:Przewalski's Gazelle),俗称黄羊滩黄羊偶蹄目牛科羚羊亚科原羚属。是中国的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19世纪普热瓦尔斯基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上首先发现,故称“普氏原羚”。20世纪早期该物种曾广泛分布在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的部分区域,起种群数量巨大。由于受到史无前列的捕杀,特别是五十至七十年代作为食用和娱乐狩猎的对象,普氏原羚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和萎缩,现在仅分布在青海湖的部分地区,而且被隔离成八个区域十一个相对独立的种群。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外学者们对这些仅存的普氏原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普氏原羚历史分布和现状、生活习性等等,基本上确定了现存的普氏原羚分布在刚察县海晏县共和县天峻县4县的八个不连续的分布区。仅统计到300余只个体。因此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濒危的羚羊。1996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普氏原羚的濒危程度评定为极危(CR)级,1988年普氏原羚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99年中国濒危兽类红皮书中也将其列为极危级动物。2001年国家计委批复国家林业局实施的“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规划”将普氏原羚列为全国15种急需拯救物种之一。

外形特征

  普氏原羚体态俊健、生性机警、行动十分敏捷,型似黄羊,但体形比黄羊略小,体长约100公分体,肩高约50公分,雄性成年个体约27公斤,雌性个个体约23公斤。雄羚长有一对具有环棱的黑色硬角,角尖相向内弯,角长约30厘米。普氏原羚毛色随季节的变换而变化,夏季为棕红色,冬季为褐黄色,奔跑起来时,臀部白色特征极为鲜明,很容易辨识,嘴唇黑色,颌下白色。尾巴较短,不足11厘米。

  普氏原羚奔跑时像离弦的箭,姿势与众不同,前后肢分别并在一起,后肢用力后蹬,身体跃入空中,着地时用力后撑,这种跳跃式的奔跑使羚羊的身体在空中划出一道波浪起伏的曲线,分外优美。 

生态环境

  普氏原羚栖息地海拔高度为3400m左右,活动于草甸及沙化草原地带。喜欢在起伏平缓的湖滨草原、山前坡地以及沙丘间草地觅食、活动。青海湖畔个广袤美丽的心澳元是普氏原羚理想的家园。

分布范围

  普氏原羚分布在刚察、海晏、共和和天峻4县的八个不连续的分布区。鸟岛,甘孜河-哈尔盖,湖东-克图,元者,塔勒宣果,切吉滩,哇玉农场,天峻布哈河谷。

种群现状

  仅就目前所知,青海省青海湖四周仅残存有11个相对独立的种群,即鸟岛1群19只,甘孜河-哈尔盖4群190只,湖东-克图1群134,元者1群46只,塔勒宣果1群62,切吉滩1群75只,哇玉农场1群(空),天峻布哈河谷1群76只。目前总数约600只(依据2003年青海省普氏原羚资源调查)。

生活习性

  普氏原羚是小型精饲型反刍动物。系一种较典型的荒漠与半荒漠的有蹄动物,栖息于生长有麻黄、芨芨草、苔草、沙鞭、沙生针茅、狼毒和蒿属等植被类型的干旱环境中,普氏原羚栖息在比较平坦的半荒漠草原地带,一般海拔高度3400米以下,食物主要为禾本科、莎草科及其他沙生植物的嫩枝、茎叶,冬季则为干草茎和枯叶,少量多餐,每天有多个较短的采食周期,忍耐干旱的能力较强。

  视觉和听觉非常发达,但嗅觉较差,生性机警,行动迅敏,能够在大范围内活动觅食。像其他许多有蹄类动物一样,普氏原羚也有同性聚群现象。在非繁殖季节,同一性别的个体聚在一起活动。普氏原羚的发情交配期是12月至翌年1月,这时,雌雄合群形成较大的繁殖群体。雄性有争偶现象,但争斗并不激烈,胜者率领数只到20多只雌羚羊一起活动,败者往往尾随群体伺机交配,或离开群体另觅新欢,有时也会有一雄一雌同居的情况。产仔期间群体暂时解散,雄兽结成小的团体或单独活动,雌兽则单独到山凹的高草丛或灌木丛等较为僻静的地方分娩,雌羚7月产羔,每胎产1仔,偶有2仔,羚羔出生后几分钟即能站立,幼羚跟随母羚一道活动,直至成年。雄羚不参予哺育幼羚。

  结群生活。夏季一般数只或10多只结成小群;在冬季每群可达30只以上,但也遇到过6只和12只的群体。  

生存环境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草原开发利用的速度加快,人为活动影响加剧,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普氏原羚的栖息地不断恶化。如:1949-1987年间,青海湖周围人口已由过去的2万增加到9万, 自1949年至今,湖周地区的牲口增加了3倍,遍布于普氏原羚分布区的草场网围栏阻隔普氏原羚的正常迁徙、种群交流。因此,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近亲繁殖的结果,也很可能导致种群衰退。

致危因素

  栖息地破坏,种群隔离,狼害、病虫害严重,季节性缺水,栖息地板荒漠化甚至沙化。

保护措施及成效

  2007年开始特护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实施。2007年7月,经相关专家的指导,多方考察在普氏原羚特护区内,在草场和退耕还林地之间的网围栏处试建了一座普氏原羚通道。经过一年多的检测观察。已摸索出新的更加有效的通道模式。

  2007年12月我局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提出了一整套我县普氏原羚保护的思路和方案,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肯定和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首个普氏原羚专属保护区—“青海湖普氏原羚特护区”在刚察县正式揭牌成立了。该区域总面积为161.8平方公里,是环湖普氏原羚种群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地域牵涉刚察县哈尔盖镇、沙柳河镇、三角城种羊场、青海湖农场的部分地段,内有草场、退耕地、沙丘、人工造林、天保林地,是一片美丽广袤的湖滨草原。

  2008年初争得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局的支持,投资10万元在特护区兴建普氏原羚饮水池3个,有效降低了普氏原羚因饮水而溺水死亡事故的发生率。

  2008年4月,我局针对普氏原羚病虫害严重的问题,联合当地兽医部门开展普氏原羚外寄生虫病的调查研究和防治工作,在刚刚建成还未验收的饮水池内投放治疗药物,进行治疗试验为以后的有效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2008年4月,我局多方筹措资金在普氏原羚特护区315国道旁新建了一处大型永久性普氏原羚宣传壁,并制作了大幅醒目的宣传画,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及警示告知效果。

  2008年5月本着多途径、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的目的,省下办公室的维护粉刷费用,借助哈尔盖森林派出所办公室简陋的过道,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打造了一条普氏原羚宣传走廊,突出普氏原羚的科普宣传教育内容。

  2008年6月,在没有任何保护经费、单位工作经费的情况下,用从社会募集的有限资金,将位于特护区核心位置的五十年代的烽火台改建为普氏原羚监测台,供保护站工作人员在不惊扰普氏原羚的情况下有效的开展监护、检测工作。

  自2007年至今,维了拓宽宣传渠道,提升普氏原羚的知名度,特护区已陆续接待科学研究、资源调查、社会调查及各行业的专家、博士、学者、各大院校老师学生、诸多媒体和环保人士近三百余人(次)。

  于此同时,我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发动当地群众,倡导当地藏族同胞敬天惜地不伤害野生动物的良好习俗,借助当地村委会、寺院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如今当地群众在坚决抵制非法盗猎普氏原羚及任何破坏普氏原羚栖息地活动的同时,不阻止普氏原羚在自家草场上觅食,甚至有些牧户会投放饲草给普氏原羚,积极协助我局民警开展普氏原羚的救助活动。

前景

  特护区的建设及保护工作才刚刚起步,普氏原羚的保护监测工作也日益规范化。各项建设措施及相关项目的申报也在紧锣密鼓的开展着:普氏原羚通道已通过实验阶段,年内将在特护区兴建4个更加科学合理的普氏原羚通道。大范围降低围栏高度的项目申报工作也在进行中。普氏原羚饮水工程二期工程近期有望批复。这一系列项目的陆续实施将有效整合特护区的资源优势,并将在国家环青海湖生态治理项目的大气候下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普氏原羚是这广袤的青海湖畔草原上的精灵她优美的身躯给大草原增添了无限生机,给人以无限的美的遐想。我们将本着当地资源、就地保护的原则,保护现有种群。继续多方努力积极开展实质性的活动,为普氏原羚营造一个美丽自由的生活栖息的家园。

普氏原羚迁徒之谜

  由于人类的生活区域的不断变化,牲畜量的增长,环湖11个普氏原羚种群中,8个种群相对独立,生活区域较固定,迁徙范围小。只有甘孜河-哈尔盖河分布区的3个种群可以进行适当迁徙,但也是由于人类放牧活动而被迫进行迁徙的。哈尔盖区域每年的2至5月是牧民的春季草场,此时的甘子河就成为普氏原羚的春季草场,普氏原羚就被迫迁徙到该区域,而等到每年冬季10至笠年的3月为甘孜河牧民的冬季草场时普氏原羚又被迫迁徙到哈尔盖地区,这时的哈尔盖就成为普氏原羚的夏、秋、冬季繁衍栖息的草场。所以普氏原羚的迁徒是被动迁徒。因此扩大普氏原羚的栖息地,加强退牧还草是提高普氏原羚种群数量和质量的最有效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