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译新注]]》、《[[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扩展80首]]》、《[[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4-6年级)]]》<br><br>
+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译新注]]》、《[[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扩展80首]]》、《[[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4-6年级)]]》、《[[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7-9年级)]]》<br><br>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0%; color:red;">'''望 岳'''</span><br><br>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0%; color:red;">'''望 岳'''</span><br><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杜甫]]</span><br><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杜甫]]</span><br><br>

2019年11月15日 (五) 09:50的版本

唐诗三百首·全译新注》、《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扩展80首》、《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4-6年级)》、《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7-9年级)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逐句释义: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称“岱宗”。
  夫:读“fú”。发音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
  夫如何:怎么样。
  齐、鲁: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
  青未了:指苍翠的山色没有尽头,无边无际。青:指苍翠的山色。未了:不尽,不断。

岱宗夫如何:泰山美景——南天门,又名三天门。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于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
  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也指大自然。
  钟:聚集,专注。
  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阴阳:山北为阴,阴指山的北面,山南为阳,阳指山的南面。
  割: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一说山北背日曰昏,山南向日曰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望着山中层云心胸激荡,极目追踪(眼角都要裂开了)看着投林还巢的鸟儿。(因长时间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诗人还在望。)
  荡胸:心胸摇荡。
  决眦(zì):眼角(几乎)要裂开,意思是睁大眼睛。决:裂开。眦:眼角,上下眼睑的接合处。
  归鸟:投林还巢的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定要登上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会当: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
  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凌:升高,攀登。绝顶:即泰山的最高峰。
  览:看。

会当凌绝顶:泰山玉皇顶,是泰山主峰之巅。


写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作品赏析: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诗用四层写意: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末联极望之情。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泰山“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一个“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也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

  杜甫有三首《望岳》,其旨趣、风格的不同,恰好能代表杜甫在青年、中年、暮年三个时期的心态。咏泰山的《望岳》表现的是一种积极用世的思想,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因而予人雄奇壮阔的感觉,全诗形成了遒劲峻洁、气魄雄放的风格;咏华山一首流露作者宦途失意,报国无门之情,代表杜甫中年时期失徨,动极思静的人生,此诗因而显得委婉曲折,沉郁顿挫;咏衡山的《望岳》即或是有所讽喻,代表杜甫晚年时期内敛安命,与人为善的人生。从中可稍得杜甫思想转变的轨迹。不过,无论他的心态如何改变,有一点始终是相同的,那就是他的忠君爱国之心。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年),唐朝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客”、“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是西晋名臣杜预的后裔,祖父为唐初诗人杜审言。杜甫一生坎坷。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天宝十一年,杜甫向朝廷献赋三篇,得到一个管理兵器的小官吏。安史之乱爆发后,他被叛军俘获困居长安。肃宗移居凤翔后,杜甫从长安偷越战区奔赴凤翔,谒见肃宗,被授左拾遗。后因朝廷大臣派系斗争株连于杜甫,他被贬为华州(治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年),杜甫离华州往河南旧居探亲,途中又写出了《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六首千古名诗。乾元二年秋,杜甫弃官流亡,在成都居住四五年,又漂泊到夔州(在今奉节县东白帝城)。大历三年(768),杜甫出川到达湖北,后流亡于湖南长沙、岳阳、衡阳一带。大历五年(770)冬,贫病交加使这位伟大诗人逝世于湘江上的舟船中,年仅59岁。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全唐诗》编其诗十九卷。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亲眼看到了社会政治现实的腐败,看到了远征兵士和亲人的眼泪,体会到了人民深受的疾苦,使他写出了千古流传的名篇《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赴奉先咏怀》等,呐喊了人民的痛苦,暴露了统治者的腐败生活,反映了唐朝走向衰败的社会现实。律诗在杜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杜甫律诗的成就,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他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用律诗写时事,字数和格律都受限制,难度更大,而杜甫却能运用自如。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朝以后。王禹偁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