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本色

拼音:běn sè
注音:ㄅㄣˇ ㄙㄜˋ
解释:1.物品没有经过染色的原来的颜色。古以青、黄、赤、白、黑等五色为正色,也称本色。 2.本来面貌。 3.谓质朴自然,不加矫饰。 4. 自 唐 末至 明 清 原定征收的实物田赋称本色;如改征其他实物或货币,称折色。
例:

⒈ 本来的颜色。

引《晋书·天文志中》:“凡五星有色,大小不同,各依其行而顺时应节……不失本色而应其四时者,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夫青生於蓝,絳生于蒨,虽踰本色,不能復化。”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木本》:“緑者叶之本色。”

⒉ 本行,本业。

引《唐律·名例》:“犯徒者準无兼丁例,加杖还依本色。”
长孙无忌 疏议:“还依本色者,工乐还掌本业……给使散使,各送本所。”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退之 以文为诗, 子瞻 以诗为词,如教坊 雷大使 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今代词手,惟 秦七、黄九 尔。”

⒊ 本来面目。

引清 黄宗羲 《胡子藏院本序》:“诗降而为词,词降而为曲,非曲易於词,词易於诗也,其间各有本色,假借不得。”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三篇:“至于性行,乃亦君子,例如 西湖 之游,虽全无会心,颇杀风景,而茫茫然大嚼而归,迂儒之本色固在。”

⒋ 谓质朴自然,不加矫饰。

引郭沫若 《残春》四:“他说他喜欢 S姑娘,说她本色。”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二三:“要演乡村里的泥脚杆子,我看还是我们演的本色些。”

⒌ 自 唐 末至 明 清 原定征收的实物田赋称本色;如改征其他实物或货币,称折色。

引唐 元稹 《当州两税地》:“臣今便於当州近城县纳粟,官为变碾,取本色脚钱。”
《宋史·食货志上二》:“绍兴 十六年詔旨:绢三分折钱,七分本色;紬八分折钱,二分本色。”
《明史·食货志五》:“所收税课,有本色,有折色。”
《清史稿·穆宗纪一》:“江苏 等省新漕徵收本色解京。”

【戏曲】

本色,古典戏曲评论用语。这个概念来自诗论,意为本然之色。明代一些戏曲理论家把本色的概念引入古典剧论,但在内容上已有很大变化。首先,本色被用来阐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徐渭认为生活中就有本色与相色之分,本色即正身,相色即替身,戏曲作家应该“贱相色,贵本色”(《西厢序》)。这与汤显祖在《焚香记总评》中强调的“尚真色”用意相近,都要求戏曲艺术反映的生活是天然的没有雕饰的真实。以后,晚明的一些戏曲理论家力图从戏曲反映生活的特征,论证本色的问题。臧懋循提出,戏曲创作必须作到“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色,境无旁溢,语无外假”(《元曲选后集序》),才能艺术地反映纷纭复杂的生活。王骥德也指出,戏曲以“模写物情,体贴人理”为其特点,“一涉藻缋,便蔽本来”(《曲律》)。他们把真切、质朴、自然的审美标准与戏曲摹拟生活的特点结合起来,对本色的内涵作出较好的诠释。

其次,本色是对语言的要求。徐渭反对传奇创作中那种文仿经义、语用排偶的“时文气”,主张“句句是本色语”。因此,他十分赞赏《琵琶记》中《吃糠》、《尝药》、《筑坟》、《写真》等折的语言,誉之为“从人心流出”。总之,他要求传奇作家继承真切、质朴、自然的南戏语言的传统。凌濛初也批评了传奇创作中的两种倾向:以藻绘为曲,如同把唐诗的排律混入《陌上桑》、《董妖娆》等汉魏乐府中,是不伦不类的;以鄙俚为曲,又如同以三家村学究的口号、歪诗比作《康衢》、《击壤》等远古歌谣,是十分可笑的。他心目中的本色语言,是“不施脂粉”、“出之天然”的“人间一种真情话”(《谭曲杂劄》)。

臧懋循、王骥德都从戏曲反映生活的特征,论述了戏曲语言的本色。臧懋循在两篇《元曲选》的序言中说,戏曲要描写各色人物和各种事件,语言的取材较之诗词就广泛多了,经史子集和佛道二藏上的语言都可供采摘;但必须“断章取义,雅俗兼收,串合无痕”,达到元曲的“不工而工”的妙境。王骥德在《曲律》中却说,本色就是通俗易懂,主张本色与文藻兼而用之。但是,施文藻,忌太文;用本色,忌太俚。“雅俗浅深之辨,介在微茫”。他以为汤显祖的《南柯记》和《邯郸记》,语言上“掇拾本色,参错丽语,境往神来,巧凑妙合,又视元人别一蹊径”,才是可演、可传的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