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吾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健吾

李健吾(1906–08–17~1982–11–24),中国作家、戏剧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法国文学译介和研究者。生于山西运城,卒于北京。1921年入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翌年组织文学团体曦社,开始发表剧本、小说。1925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同年参加文学研究会。1931年赴法国留学。1933年回国后在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编译委员会任职。1935年任暨南大学教授。抗日战争时期在上海从事话剧活动,是上海剧艺社及苦干剧团的中坚。抗战胜利后,与郑振铎合编《文艺复兴》杂志,并参与筹建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后改为上海戏剧专科学校)。1954年起先后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外国文学学会理事。

李健吾自学生时代即参加话剧演出,曾任清华大学戏剧社社长。他创作和改编的剧本从1923年的《出走之前》到1979年的《吕雉》,近50部。20年代写的都是独幕剧,如《翠子的将来》(1926)、《母亲的梦》(1927),多反映城市下层人民生活的艰辛。30年代的剧本题材多样,风格各异。其中有充满对国家命运忧虑、大声疾呼抗日的《信号》(1932);有歌颂革命者,揭露封建军阀,寄希望于共产党的《这不过是春天》(1934)、《十三年》(原名《一个没有登记的同志》,1937);有以沉郁的笔触,反映农村生活及人性善良与邪恶斗争的《村长之家》(1933)、《梁允达》(1934);还有锋芒对准新、旧道学家,批判并存于中国的封建道德、资本主义文化的两部喜剧《以身作则》(1936)、《新学究》(1937)。40年代是李健吾剧作的黄金时期,因沦陷后的上海创作环境殊艰,除《黄花》(1941)、《贩马记》(1942)、《青春》(1944)外,其余10多部都是中外名著的改编本,著名的有《金小玉》(1944)、《王德明》、《阿安那》(1945)等。他的剧本贯串着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爱国、民主思想,表现出劳苦大众的生活感情,情节紧凑,布局严谨,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被称为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剧作家。如成名作《这不过是春天》,以北伐战争为背景,描写革命者潜入军阀盘踞的北京进行斗争的故事,成功塑造了一个徘徊在黑暗与光明之间、充满矛盾的女性形象。他的喜剧作品以刻画生动的喜剧性格见长,风趣幽默,尖锐泼辣,而不失真实,如代表作《以身作则》、《青春》均以反封建的主旨、生动的性格塑造、强烈的喜剧效果赢得好评。他的改编剧本,只取原作基本构思,而将背景、情节、人物加以改造,使之彻底中国化,演出后颇受观众欢迎。

李健吾的小说取材于父辈革命斗争及城市劳动者生活,主要作品有中篇《西山之云》(1928)、长篇《心病》(1931)以及结集成《坛子》(1931)、《使命》(1938)的短篇。鲁迅评他的短篇《终条山的传说》“是绚烂了,虽在10年后的今日,还可以看见那藏在用口碑织就的华服里面的身体和灵魂”(《〈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可见其小说特色之一斑。此外,他还出版有散文集《意大利游简》、《希伯先生》(1942)和《切梦刀》(1946)。

自20世纪30年代起,李健吾以刘西渭的笔名发表文学和戏剧评论。文学评论有《咀华集》和《咀华二集》等;戏剧评论方面整理出版有《戏剧新天》、《李健吾戏剧评论选》。他的评论往往熔铸进自己对生活和艺术的发现,旁征博引,展开联想,时有独到的见解。

李健吾是五四以后最早从事外国文学翻译和研究的学者之一。他翻译了莫里哀喜剧27部,《契诃夫独幕剧》1册,《托尔斯泰戏剧集》7册,《屠格涅夫戏剧集》4册。小说有《包法利夫人》、《司汤达尔小说集》等。其译文讲究诚和信,文笔流畅,雅俗共赏。研究成果有《福楼拜评传》(1935)、《司汤达研究》(1950)、《莫里哀的喜剧》(195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