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孜克里克石窟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孜克里克石窟拼音bó zī kè lǐ kè shí kū),(英语:Bezeklik Caves),中国佛教石窟。柏孜克里克为维吾尔语,意为华丽装饰之所,又称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历史

  柏孜克里克石窟约开创于公元5~6世纪吐鲁番地区的高昌王国时期,废弃于13世纪末。唐代时称北石窟寺为宁戎寺或宁戎窟寺。9 世纪以后高昌回鹘时期,为回鹘王的家族寺院,现保存此时建造的洞窟最多,窟形也较大。

石窟形制

  位于新疆吐鲁番东北约50千米处,凿建于火焰山木头沟西岸崖壁,现有编号共83窟。石窟所在的吐鲁番地区,在古代地处交通要道。石窟窟形较多样。就其作用而言,有供作礼拜及瞻仰的支提窟,有供坐禅修行的毗诃罗,还有存放舍利盒的所谓影窟等纪念窟。

  洞窟分上下两层,南北长 500 米。窟内泥塑佛像已毁。残存的壁画内容较丰富,有佛涅槃画、各种经变画,还有分别着回鹘族蒙古族装束的供养人画像以及大面积的千佛画、图案装饰画等,色彩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