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态地理群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植物生态地理群(eco-geographical group of plant),根据植物对于以某一生态因子为主导的综合环境的适应关系以及由这种适应关系形成的植物生态生理特征和分布规律,划分出的各种植物类群。分为以下几类。

广温植物和狭温植物

根据植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需要的温度量和一定的温度变幅划分。广温植物指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生活的植物,通常在–5~55℃之间,但是只在大约5~40℃之间才能完成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狭温植物指只能生活在很窄温度范围内的植物。如雪藻球和雪衣藻等只能在冰点温度范围内发育繁殖,不能适应高温,是低温狭温植物;椰子、巴西橡胶等不能适应低温,是高温狭温植物。

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根据植物开花过程对日照长度反应的不同划分。长日照植物指只有当日照长度超过其临界日长(14~17小时)或者暗期必须短于某一时数才能形成花芽的植物,如冬小麦、大麦、油菜、萝卜等。短日照植物指只有当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日长(少于12小时,但不少于8小时)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在一定范围内,暗期越长,开花越早,如果在长日照下则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能开花。许多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春秋季开花的植物多属短日照植物,如大豆、玉米、水稻、紫花地丁等。

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湿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根据环境中水量的多少与植物对水分的依赖程度划分。旱生植物是能忍受长期干旱而维持水分平衡的高度抗旱性植物。根据旱生植物的形态、生理特征和抗旱方式,可以进一步区分为肉质旱生植物和硬叶旱生植物。 肉质旱生植物具有发育很好的储藏水分的薄壁组织,成为肉质、多汁的植物,如仙人掌等。硬叶旱生植物是最典型的一类旱生植物,体内没有储水组织,以叶面积小、气孔深陷、根系发达等为主要特征,常见的有梭梭、沙拐枣、驼绒藜、疏叶骆驼刺等。中生植物指生长在中等湿度地方的植物,在干旱环境或水中及过湿的土壤中均不能生长,形态解剖和生理特征界于旱生植物和湿生植物之间,绝大多数的栽培植物(作物、牧草、蔬菜、果树)是中生植物。湿生植物指在潮湿环境中生长、抗旱能力最小的陆生植物,如热带雨林植被中各种附生蕨类植物和附生兰科植物,以及海芋、分布于各地水边潮湿处的多种苔草、半边莲、灯芯草等。水生植物指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地上部分或多或少沉没于水中。根据植物体完全沉没在水中,漂浮在水面上,仅下部浸于水中、上部露出在空气中,又可分为沉水水生植物、浮水水生植物和挺水水生植物。

酸性土植物和盐碱土植物

根据植物与土壤酸碱度的关系划分。酸性土植物指能在酸性土壤上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如铁芒萁、华里白等。盐碱土植物指能在pH8~9的盐碱土上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根据盐碱土植物的生态生理特征,又分为将盐分留在体内的真盐生植物和将盐分分泌出去的泌盐植物,前者如盐角草和盐节草,后者如补血草和獐毛草。

喜钙植物和嫌钙植物

根据植物同土壤中钙盐的关系划分。喜钙植物指适生于含钙丰富钙质土或石灰性土壤上的植物,在酸性土壤上不能生长,成为含钙丰富土壤的指示植物,如圆叶乌桕、柏木等。嫌钙植物是只能在缺钙的酸性土壤上生长的植物。典型的如马尾松、铁芒萁、石松等,可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

虫媒植物和风媒植物

依赖昆虫传粉的被子植物称为虫媒植物。传粉的昆虫中,蜜蜂最为重要,其次有蝶、蛾、蝇和其他昆虫。虫媒植物的花,大都具有吸引和适合昆虫传粉的特点,如颜色鲜艳、分泌特殊气味、花丝短而直立、花粉上有花纹而黏滞等,显然是自然选择下长期进化的结果。地球上虫媒植物分布得非常广泛,约占有花植物总数的91%。热带森林中多数乔木都属虫媒植物,而高纬度地区森林中只有少数乔木为虫媒植物。风媒植物是借助于风力的帮助进行授粉的植物。风媒植物的花,花丝细长,伸出花被之外,花粉平滑、体轻,微风即可将花粉吹送出相当远的距离。风媒花是较原始的一种适应类型,地球上约有10%的显花植物(禾本科、莎草科、灯芯草科、桦木科等)借助风力授粉。在海岛上,几乎1/3的植物是风媒植物;在北方森林中,主要乔木都是风媒的;草原地区的风媒植物也比较多。

伴人植物

借助人类活动传播和扩大分布区的植物。伴人植物的分布,有些是人类有意识引入后野生化造成的;有些是人类活动无意识地造成它们的传播,包括一些对人类有害的植物和农田杂草等。如藜、钾猪毛菜等杂草在欧洲和北美都普遍分布,它们是欧洲移民带到北美的。